十万汉砖,一看到这个数字,我就想起老熟人杜甫的金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胸怀天下,十万汉砖,少的太可怜了。于我,一匹夫之能力,这也来得不易,足够筑几间陋室不至于被秋风所破了,所以,感觉尚可!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活在当下有能耐的风流人物应是多得海了。且看简书城里,广厦何止千万间。
虽说辛苦用了十几万汉砖,仅仅够几间陋室,也十分的满足。人与人,千万莫比。好在只要自己才力足够,即使也要造万间广厦,也行。无需向有关部门办什么程序复杂的占地审批手续的,只要注册了身份,一登录就能施展拳脚。那怕是修成一座王宫大殿。这简书城也该是能容得下的,何况仅仅是几间陋室,操作起来就简单多了,随时随地可以添砖加瓦。这个时代已经远非杜工部那个社会可比了,网络里有个属于自己的家,也是很多普通人在精神层面极易实现的愿望,无需发出“茅屋被秋风所破”的悲歌感叹世道。
与简书交往一年多,从相遇到相识到相恋再到日日相守,应该算日久生情。写点文字说说简书的想法很早就有了,但一直是先紧了自己的事,倒腾堆积这些秦砖汉瓦方块块,直到某一日,见简书配的“小蜜”提示,我才发现,已在简书城码放了十多万方块块,用这些汉砖,又分了几个的文坛放自家的专题文章。每日如在自家自留地里任意耕耘或者起屋盖屋,甚是快乐。如此好的地方,如此好的岁月,如此好的“草堂”,再没一点说法,就交待不过去了。
我这人贪家恋友。一机在手,尽管频频喜新厌旧。但我安装在QQ、微信、简书的家却如影随形一直是我起居落脚之所。
人生一世,尽管做不了三宫六院的皇,但像古代那样,能有三妻四妾的地方可去潇洒今生,也不简单。在只允许一夫一妻的今天,多有几处精神乐园陪自己消遣时光,已成了大多数人的不二之选,世风日变,风流的标准也自然改变。
喜欢简书的原因,很简单,写了文章自己可以随时发表,随时修改,随时配图,随时加减删除,读到别人好的文章又可以随时点赞发表评论,这些随时的自由对一个曾经遭遇过诸多不自由的创作者来说,无论是驰骋疆场还是展翅碧空都给予了最大的方便,若再不满意就是不识好歹了。
曾几何时,甚至直到现在。禁止一稿多投是各家刊物与媒体平台一致达成默契的规则。谁不尊守请谁出局,偏偏遇见简书。独家允许一稿至少可以五投,这是不是简书吸引创作大军纷纭而至的一个主要原因?只要自己作品质量好,在简书不愁没有出路,在简书不愁吸引不了读者眼球。
初进简书,也曾遭遇过无人问津的窘境,但随着与其他作者的互动,自已的作品也渐渐有了人注意。这对一个笔耕者来说,激励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痴迷简书里“我的”世界也罢,“我的”家园也罢,“我的”草堂,亦或“我的”一席之地都行。反正“我的”简书里,至今竟积累起了十万汉字,这些一砖一瓦的心血,无疑为日后出书奠定了一定基础,无需大费周章去翻箱倒柜,寻书摘报收摞自己的文字了。简书之化繁为简的功用是实实在在的好,看得见摸得着,觉得到。
生性淡泊,至于得了多少书钻,做得做不了日更达人这些都无所谓。得到得不到,做到做不到,都行。
相信,只要简书在,我的“十万汉砖”仅仅只是今天的一个节点,来日又多了多少,且待来日禀报。
又想起了“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如果亲爱的读者朋友能从我的“十万汉砖”里感受到一点家的温度,爱的情愫或生活的启示,那我的“草堂”,我的“汉砖”,也就不会有被什么“秋风所破”的悲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