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关于复原力的故事
久世浩司作为《复原力》的作者,他是日本积极心理学学校校长,复原力咨询股份董事长,资深复原力教练。
久世浩司对复原力开始感兴趣,是在他精神处于最低谷的时候。
那时,久世浩司第一次被派驻到国外工作,国外的生活和气候让他极不习惯,加上工作中层出不穷的麻烦,令他痛苦不堪。
从早晨醒后到夜里睡前,他的眼里只能看见实物不好的一面,想法很是悲观。
他在忧愁和迷茫中度过了办公室时间,工作效率很差,做决定总是优柔寡断。
作为领导,他又不好在下属和团队成员面前暴露自己的软弱。于是他习惯了伪装。
总是自欺欺人,身心不一致的状态久了,他的压力不断累积,经常感到严重的肩酸和头痛,还因服用过量的头痛药而胃疼。
他的免疫力也降低了,即便待在四季如夏的新加坡,也经常感冒。
一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妻子问久世浩司有没有发现儿子不再看他眼睛说话了。
久世浩司问为什么,妻子说,儿子觉得爸爸的眼睛像幽灵一样可怕。
这让久世浩司很震惊,本来不想让家人担心,却不想自己回到家连正常的表情都没有了。
他觉得不能再这样了,否则家人都会受影响。于是,他苦苦寻求救命稻草一般,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参加了各种研讨会和讲座,最终找到了复原力。
当事业接连发生问题时,他作为负责人会不断受到周围许多人的严厉批评,所以他经常躲避,不愿意去办公室。
可是自从接受了复原力的训练,他对事物的理解方式就变得柔软灵活了,不再在意别人的评价。
他可以将自己和自己的行动做出区分,在二者间划出一条心理界线,就算听到了很难听的话,他也毫不犹豫地断定对方是对事不对人的。
对于失败,他的心态也改变了,以前他总觉得失败是可耻的,对于失败充满了畏惧。可是越畏惧失败,越容易招致失败。
多亏掌握了复原力,他变得充满了自信,也能够从失败中迅速地恢复。
02不安带来的问题及优势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让我们感到不安的人事物,一旦被不安席卷,我们会在“思考”“行动”“健康”这三个方面出现问题,妨碍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思考方面,我们的视野会被消极情绪所局限。因为我们的眼中只能看见不好的事情,看到的全是各种问题和风险,甚至陷入灾难性思维中,觉得自己人生废了。
行动方面,不安会打击自信,让人心生挫败感,降低工作效率。畏惧失败,对于新挑战持回避的态度,错过一次次的成长机会。
健康方面,不安的想法反复浮现,精神处于紧张的状态。容易患上先头疼的毛病,身心疲惫,睡眠质量差,甚至产生早衰。
关于不安的思考都是面向未来的,也就是说,不安是在心向未来时产生的情绪。活在当下是不会产生不安情绪的。
不安有三种原因:
失败的不安,担心自己正在做或者将做的事情进展不顺。比如,手上的项目会不会因受阻而失败。
未知的不安,不知前景如何,比如不知道再进入新媒体是否还能赚钱,能持续多久。
失去的不安,担心失去自己重视的事物,比如跳槽,怕失去现在稳定的收入。
然而,不安也有其积极的作用:
警报功能,它可以让人对问题和风险有所察觉。比如接到一个重要项目,不安会让你仔细检查隐藏的各种风险。
激励功能,因为有风险和问题,所以我们会积极去行动。
推动功能,各种问题会督促我们直面挑战,比如清末年间,爱国人士在意识到再不改变就有危险,而发动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本书分为三大章节,在基础篇,介绍的是避免被不安支配的自我管理术,在应用篇,探讨的是化不安为干劲的工作术,在发展篇,讲述的是化不安为转机的职业规划。
复原力是驯服不安的基本技巧。
关于复原力的研究已经开展了30多年。所谓复原力,它被定义为面对逆境、困难和沉重压力时自我适应的精神力和心理过程。
拥有了复原力的,面对不安情绪,你将不再手足无措。
03避免被不安支配的自我管理术
避免被不安支配,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我们的情绪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也就是对于自己的情绪要有清晰的认知,要能第一时间察觉到它,并能恰当地安放情绪。
当我们感到很大的压力、心慌意乱时,可以运用三分钟正念呼吸法。
正念就是专注当下的意念,三分钟正念呼吸法,就是缓缓地吸气约四秒,再缓缓的呼气约六秒,重复呼吸。在这一过程中,意识要专注于呼吸的气流。
运用三分钟正念呼吸法可以有效地缓解紧张,它非常简单,不管身处何地,都可以进行。面试前,你可以边走边深呼吸三分钟再进办公室。
我们为什么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呢?因为臆断。
臆断,就是当发生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想当然地去解释,在无形中就预设了立场。
比如,上司当面称赞了你的对头某个做法,你会非常不爽,因为你的臆断包含了这样的信息:领导这样做就是间接对自己表达不满。
臆断就像有色眼镜,因人而异,大多是被过去的负面经历灌输出来的。
它属于一种歪曲的认知。典型表现形式就是稻草人谬误,别人说的话本来不包括特定的信息,你偏偏觉得人家话中有话,这样,很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当自己产生臆断时,你可以停下来问自己:我为什么会这样想?我想的内容一定是正确的吗?我是不是忽略了其他的关键信息?除了我以为的,还会有什么其他的解释吗?
即使驯服了臆断。不安情绪仍会残留、反复。而且一种不安会唤醒另一种不安,形成负循环。
如果有消极情绪纠缠不休,我们一定要学会合理的排遣。
运动系:慢跑,游泳,跳舞,健身,各种体育活动,登山。
音乐系:音乐鉴赏,演奏乐器,歌唱,合唱。
呼吸系:瑜伽,太极拳,坐禅,冥想,疾走散步。
笔记系:日记,书信,书法,表露情绪的写作。
察觉情绪,驯服情绪背后的臆断,排遣情绪,这些都是避免被不安等消积情绪支配的自我管理方法。
04化不安为干劲的工作术
书中给出了小山进总经理的例子,小山进总经理是日本国宝级的糕点师之一,在国外大会上也获得最高奖。
当听到自己的作品获得世界第一的时候,小山进会感觉终于放心了。可是放松没多久,他心头就会突然涌起一种不安的情绪——明年能超越这次的作品吗?
爱担心使小山进成为世界第一。原来,不安也有优势,它会让人养成提前准备的习惯,会把担心转化为关心,还会鼓舞人迎接更高难度的挑战。
在我们的一贯认知中,有的人是乐观主义者,有的人是悲观主义者。
我们通常认为乐观的人,身心比较健康,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然而不乐观也优秀的领导者大有人在。他们被称为防御性悲观主义者。
他们的言行有近于悲观主义的倾向,却能取得与乐观主义者同等甚至更高一筹的卓越成绩。诺勒姆博士等人将这种类型的人命名为防御性悲观主义者。
防御性悲观主义者有这样的思维模式,以前很顺利,对于过去整体上是满意的;可是接下来不知会怎样,对于未来充满了不安;于是为了避开风险,他们会做出最大程度的努力,直到达成目标,对于现在呈满足状态。
如果你是一个防御性悲观主义者,当有不安的情绪时,你会感到压力越大,干劲越足,容易把一件高难度的事情做成功。
但是,防御性悲观主义者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他会把不安的情绪传染给身边的人。如果不安和紧张的情绪反复出现,还可能会引发失眠,头痛等健康问题。
再就是,防御性悲观主义者的情绪难以被他人理解,他人会觉得他们难以琢磨,甚至是莫名其妙。
对于防御性悲观主义者来说,由不安模式变为干劲模式,再过渡到埋头模式,就能化解心中的不安。
埋头模式就是专注地投入眼前的工作,进入心流状态,忘记时间,忘记自我,体会到至高无上的充实感和进步感。
体育运动,艺术活动,兴趣爱好,需要高度思考的比赛、编程,大型赛事,工作和学习,都是可以让我们体验到心流的方式。
促成心流有三个条件。
做事情要有明确的目标
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做手头的事情,以及做事情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价值;
挑战与能力的平衡
你所做的事情,一点挑战都没有,会让你感到无聊,如果挑战太大,你会直接想放弃,而难度适中,才能进入心流,不断打怪升级。
反馈
能看到或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或者得到他人有效的反馈。
如果你能熟练进入心流状态,就不会被不安的情绪所困扰了,你会变得干劲十足。
05化不安为转机的职业规划
荣格认为,人生的转折点相当于正午,假如人生有80年,那么40岁就是人生的正午。在此之前是人生的上午,在此之后是人生的下午。
到了人生的转折点,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以前觉得很不重要的东西,忽然变得重要起来;以前觉得很重要的东西,反倒变得无足轻重。
具体到一个人,有的人转折点可能是30多岁。有的人可能是50岁。
我们的职业生涯是一条S曲线,包括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在创业期,我们对于自己的工作处于很不熟悉的状态,一切都有待于适应。
处于成长期时,我们对于手头的工作越来越熟练,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到了成熟期,我们对于所做的工作已经是轻车熟路,做起来毫不费劲,甚至在这一领域有了一定的地位和名声。
衰退期来临,我们会感觉到自己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或者看到他人正逐步地取代和超越自己。
不要等到处于人生转折点的时候再去干着急,我们可以事先做好准备,顺利渡过瓶颈期。
而S成长曲线可以帮助我们预测自己目前处于职业生涯的哪个位置,以及转机何时来。
S成长曲线告诉我们,越是达到工作成熟期的时候,职业生涯的转机距我们就越近。
在转机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个人生的小低谷,这正是考验我们复原力的时候。
只要趁早准备,找好新的路子,我们会迎来更大的成长。
在切换到下个职业生涯之前,我们可以用婴儿学步的方法,不断进行小的尝试。
比如,你喜欢绘画,就每天尝试着画出一幅像样的作品;你喜欢当讲师,就先尝试给几个朋友讲讲课;你喜欢写作,就每天写上几百个字或一千字。
虽然有很多的未知,但怀着柔韧与开放的心灵,我们可以愉快地与偶然的惊喜邂逅。
当你打开了一个突破口,一连串的改变和美好会陆续而至,对此,你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你还可以试着赋予自己的工作意义。
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艾米·瑞斯尼斯基博士提出了三种工作观。
有的人将工作当成“差事”,工作是谋生的手段。他们往往在工作之外寻求满足感,比如家人、朋友、兴趣爱好等。
有的人将工作当成“职业”,他们期待获得名誉、地位和权力,如果工作难以带给他们这些东西,他们很容易失望、焦躁。
还有人将工作当成“天职”,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只要自己足够健康,他们愿意把手头的工作一直做下去。
无疑,将工作当成天职的人,内在动机是非常强烈的。
左右工作动力的有三个要素,分别是自律感、关系性、有能感。自律感指的是能够自己掌控,关系性指的是与他人产生链接,有能感指的是可以发挥出自己的能力。
如果你在一份工作中很被动,人际关系一般或者有些紧张,感觉能力被限制住了,无疑,这份工作你是怎么努力也热爱不起来,做起来也没劲。
工作也有传承性,你可以在转机到来之前考虑,自己所做的工作能够给他人,尤其是比你年轻的人带来什么样的帮助,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教训。
总之,你要想办法在职业生涯成熟期,打通自己的第二条成长曲线,让自己顺利转型,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你未来的“中年人危机”。
通过《复原力》这本书,我们了解到不安的消极影响,也看到了不安背后隐藏的优势。
管理好自己的不安情绪,需要我们察觉到它,运用三分钟正念呼吸法缓解自己的心慌意乱,出现臆断时多想一些可能性,尝试运动、音乐、呼吸、记录来积极派遣消极情绪。
化不安为干劲,就是把担心转化为趁早的行动,凡事预则立,所以,悲观的人也容易做出让人惊艳的成绩。若想把不安彻底忘掉,你只需要埋头工作,进入心流状态。
化不安为转机,需要我们在转机到来之前,提前去试错,开辟出第二条成长曲线,打开新格局,为自己的工作注入意义和新动力。
复原力,可以让我们有信心和勇气跨越工作和生活中的困境,迅速回到积极、有干劲的愉悦状态,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去体验它的能量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