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一个群的小伙伴推荐的本月共读。所以在我在书店找到它的时候还不知道其中的内容是什么,只是看着书名和封面上的图片猜想,这大概是一本关于飞机的书吧。
我习惯在晚上睡前的时候看书,一盏暖黄的灯光和一本书,一片静谧的只属于我的世界。
这本书将我带入了另一个我从来没去过的地方——非洲。
准确的说,是上个世纪的非洲。那时候的中国是动荡不安的中国,硝烟四起,但那时候的非洲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在作者的讲述中,我看到的是一个朴实、真诚又危机四伏的非洲。会有人家里养着一只狮子,试图驯服它。她的伙伴大多数是土著人,他们玩在一起,会一起摔跤,一起打猎,一起坚信着关于大象的传说。
那是水泥房和柏油路的城市完全不可想象的地方,至少现在不可能会有家长同意三个还未成年的孩子独自去有狮子的地方狩猎。
她是在这样的非洲长大的。
她是非洲首位持赛马训练师执照的女性;她是非洲首位职业女飞行员;她是首个独自驾驶双翼飞机从英格兰到达美国的飞行员。她就是《夜航西飞》的作者,柏瑞尔·马卡姆。
这是一本有些像回忆录的书,之所以说是“有些像”是因为当合上书轻轻百度一下的时候,跳出来关于作者的感情生活,她的母亲她的孩子都完全没有提及。这本书记录的是她童年的非洲,童年的伙伴,她的第一匹马,她带着精心培养的马儿参加比赛,她学会了飞行。
在我看来,这本书更像是作者珍藏的一个宝箱,箱子立放着的是她这一生中最热爱的,珍惜的,宝贵的回忆。从书中的字字句句,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她的热爱,她对那片土地的热爱,她对她的马儿,对飞行的热爱。
我好像变成了一个小人,趴在钥匙孔上窥探着其中那一幕幕惊险有趣的世界。
我最喜欢的段落,大概就是和本书同名的篇章——夜航西飞。
其中有这样一段:
即便在飞机中独处一晚和一天这么短的时间,不可避免地孤身一人,除了微弱光线中的仪器和双手,没有别的能看;除了自己的勇气,没有别的好盘算;除了扎根在你脑海的那些信仰、面孔和希望,没有别的好思索——这种体验就像你在夜晚发现有陌生人与你并肩而行那般叫人惊讶。你就是那个陌生人。
我想,这大概就是夜航西飞,这四个字最完美的诠释。
那时候的飞行和我想象的太不一样了,不是现在电视中仿佛战斗机一般特殊的金属材料,没有无线电更没有机器能够让你自动确认航线。一个油箱的油用完的时候,她需要一边驾驶飞机的同时一边打开手电筒然后打开另一个油箱的活塞。甚至在夜晚飞行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自己飞到哪里,只能靠着飞行员的直觉和指南针,确定自己飞的方向大概没错。然后在破晓的时候,凭借量角器、地图和指南针,重新确定航线。
英国起飞,穿越大西洋直抵加拿大。在那个年代,一个白天和一个夜晚的逆风飞行,完全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如同一开始的那样,我可以追问:“为什么要冒这个险?”我也可以回答:“为着顺应天赋。”
——柏瑞尔·马卡姆
因为这次飞行她成了媒体的宠儿,争相报道。但对于柏瑞尔·马卡姆来说,这是一场失败的飞行。在接近目的地的时候,引擎出现了问题,导致最后飞机以倒栽葱的方式迫降在加拿大的某处沼泽,而她的目的地是纽约。
它不能称得上是一个故事,因为本书到此戛然而止,对我来说它算不上结尾,当合上书页的那一刻只让人感觉到了意犹未尽。
相比百度百科上的介绍,相比那华丽的履历的记录,这本书似乎让我触碰到了作者的心灵,让我看到她心,她是个独立、勇往直前的女性。
她是柏瑞尔·马卡姆。再多华丽的履历也无法掩盖她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