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夜色漫洇的时分进入这座城市的。
复兴号在慢慢地减速,滑过丰台,南六环的低矮民居,感觉不到一丝帝都的富贵气息。
然而,前夜,北风过境。天地一片清澈。
坐上出租车,风中没有久违的帝都自酿的醇厚霾味,二环上远远一片清晰的尾灯,倒不习惯起来。
沿着朱棣修的南城,绕过西便门时,一轮硕大的圆月,静静地悬挂在西便门桥下的城楼上方,瑶台明镜一般,照耀着这座大城,只是燕王和道衍都已经不在。
我是刚刚,离开一座不供暖的南方城市,告别了一年多的辛苦工作。踏上了旅途。
第一站,去故宫。
上周,单宫主到江南小城来给大家讲修文物的有趣故事,想去聆听,可惜没有去成。
想想,直接去看看吧。正好故宫在展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王希孟费尽心机,画给赵佶的这幅巨画,徽宗却不甚满意。
想看,可惜真迹已经撤了,不免遗憾。但是各个大家的募品,依旧让人震撼不已。
从午门旁的坡道拾级而上,转进两侧的雁翅楼。
原来,还有好多绿水青山的画中珍宝。这次画展,就叫做“绿水青山国宝展”啊。
这其中,文征明的惠山茶会图,端的是有趣啊。这位姑苏才子,画的是我江南家乡家门口的家山景象,熟稔地如入自门。
原来,文征明除了和唐伯虎笑傲姑苏城外,和沈周,仇英这些苏南浪荡公子哥们,来过惠山镇多次。
看图,青山绿水的感觉,比沈周的着笔还要浓重。仿佛就是,惠山寺的早春的感觉。
正德十三年二月十九日,那是1519年的早春,文徵明与好友蔡羽、王守、王宠、汤珍等人至惠山游览,品茗饮茶,吟诗唱和,十分相得。留下这千古名卷。
蔡羽作的序曰:渡江而润,金焦甘露胜。由润入句容,三茅山胜。由句容至毘陵,白氏园胜。由毘陵至无锡,惠麓胜。原来江南一半走遍,惠山还是第一丛林。
又曰:惠山十里天忽霁,日午造泉所,乃举王氏鼎,立二泉亭下。七人者环亭坐,注泉于鼎,三沸而三啜之,识水品之高,仰古人之趣,各陶陶然不能去矣。
文征明尝学诗文于苏子,此番游记,颇有苏子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仙风道骨。
虬松,草亭,山石嵥峋,仿佛今日的惠山愚公谷,春申君曾经在此饮马濯足。溪流潺潺而下,绕青山而东去。
身在冬日的帝都,想此时节的家山,正值深秋。山间的凉意初起,山色浓翠青淡,秋阳穿松林而过,细风淡淡袅袅。
三五好友,竹杖芒鞋,携伴而来,咛咏山林,取山泉煮茶,松子香溢清口。
浮云惨淡。物我两忘。
在这紫禁城,皇城之上,透过大玻璃,仔细端详这熟悉的山水。虽然家园三千里之外。
想起,一生需要跋涉多少山山水水,见过多少人间百态,才能最终发现,需要的,原来就在身边。
对我来说,家山,家园,还有深藏古镇的书局。就是一墙书,几个好友,一杯热茶,一曲空灵的音乐,在此刻江南冬雨中,想想遥远的事。
此生,还有什么,不可看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