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现在很多一线城市的中高考没?它们就是未来全国的考试趋势。
就拿历史来说,以前我们上中学,考历史,那拼的是死记硬背啊。
我到现在还记得,那年我们高考考试有一道主观题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这道题没什么难的,只要背会了书上的内容,考试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但是,就拿今年上海历史的中考试卷来说,有一道主观题是“商务印书馆的历史变迁”。
你要知道,上海的中考历史考试那是开卷的啊,这道题在书上你是绝对不可能到得到完整答案的。
而这道题也绝对不是简简单单就考你一个出版社的发展史,它考的是一个人分析、理解历史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绝对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有的。
所以说,我们过去学习“历史”,或者往大了说,学习“文史哲”的时代过去了。
是这样的,你看“语文”学得好的、考的高的,哪一个是靠死记硬背的?肯定是大量的阅读的积累。
在心理学上,“阅读”的本质是一种“不随意注意”,怎么理解呢?
“不随意注意”就是不用有意地、机械地去记忆它。
相反,“随意注意”就是有意地、机械地记忆。
如果说“死记硬背”是一种“随意注意”的话,那么大量的阅读就是一种“不随意注意”。
举个例子,当时我在上高中的时候,学到明朝这一部分,张居正改革是重点,他改革的内容“一条鞭法”我当时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背的,但是背完、考完我就忘了 。因为这是“随意注意”。
但是,自从我读了《明朝那些事》,我就知道了,这个张居正他是怎么当上内阁首辅的,关于他的仕途经历,他体恤民生的疾苦,再来理解他的“一条鞭法”,这就容易得多了 ,而且我也忘不了,这显然就是“不随意注意”。
而我们现在“文史哲”的考试趋势,考的就是这个透彻地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个就得靠“不随意注意”来提升。
“不随意注意”就要靠“阅读”来提高,所以,语文,或者文史哲想要拿高分,阅读至关重要,在孩子学习还没有那么紧张的小学阶段,合理地规划阅读内容,也就显得很重要了,那究竟该怎么读,读些什么呢?我之前也写过,明天我们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