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离线式假努力:立足于“我都是为你好”的沟通,为什么带来的永远是战争。
原因一个人之所以要表达、要沟通,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我难受”。可是我们从不这样说,我们只说“我是为了你好”。
我和你沟通,是因为我有一个需求需要被你满足,有一种情绪需要被你倾听,我带着最谦卑的心向你祈求。同时,这也意味着,我能够对你怀有最善意的揣测,认定你不会为此羞辱我、拒绝我。我爱你,所以我允许你保留自己的界限,但是我也爱自己,我会勇敢地告诉你,我的需要与感受。
过度关心式假努力:不知好歹!我这么关心他,为什么他却怪我“不理解”
我们以为自己是在努力给别人“爱”,而对方接收到的只有“焦虑”。典型的表现形式包括:过度探寻制造焦虑、过度投射制造无力感、过度提问“钓鱼执法”、过度建议满足自恋、过度提醒侵犯边界。
削足适履式假努力:我不断牺牲自己让别人满意,却越讨好越缺爱
为了获得爱与认可,你以自我牺牲的方式努力对别人好,换来的却往往是“不被爱”的体验:你发现别人已经习惯了你的迁就与忍让,习惯了不考虑你的感受与需要,习惯了把你的压抑与付出当作理所当然。
因此需要:
公约1:我不随便牺牲自己,给别人增加不必要的人际成本。
公约2:我有义务教会别人如何爱我
公约3:用“真我”获得“真爱”是我的责任。
想太多式假努力:特别在意“别人会怎么看我”,为什么还是把关系搞得一团糟呢
这个问题就是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这个世界这么大,人和人之间其实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想他人,别太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就轻松多了。
过度索取式假努力:试了一个又一个,怎么还没找到那个“爱我的”人呢。
这个其实就是像看一颗种子发芽一样,充满耐心地去看自己的爱发芽,便是赶上了人间好时节。不是等着被爱,却越索取越感到匮乏。
爱是从自己这里隐射出来的,不是从别人那里获得的,所以一切都在自己手中。可以给还没有长大的孩子说说。
第四章开始抠认知问题
对生命说“是”,不将秩序强加给不可控的世界,同时不放弃定义世界的“主动性”,这份认知提升,远不是任何具体知识可以替代的。
粗略读完,还行,有点东西。
当然家里的那个小批判家觉得还是一无是处。
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