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悬疑
悬疑小说是以一个悬念贯穿始终并且解开的小说,其内容和题材相对自由广泛,不像恐怖小说通常都会有让人感到害怕的场景和气氛,悬疑小说则未必要有。当然,从更大的概念来说,恐怖小说也必然有悬念,而与许多恐怖小说的最大的区别是,恐怖小说的悬念揭开往往是无法用科学解释的,也就是灵异。悬疑小说往往把种种无法解释的悬念用科学的方法解释。
关于悬念,著名导演希区柯特曾给出这样的论断:如果你要表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然后突然一声爆炸,那么你便只能拍到一个十分呆板的炸后一惊的场面。另一方面,虽然你是表现这同一场面,但是在打牌开始之前,先表现桌子下面的定时炸弹,那么你就造成了悬念,并牵动观众的心。
正如前面所言,悬疑小说的目的在于制造悬念然后解开悬念。然而悬疑小说受制于作者水平,通常篇幅都不会过长。因为在悬疑小说中刺激读者进行阅读的正是故事之中的悬疑点,一部悬疑小说的故事也都是作者挖坑埋坑挖坑埋坑的过程,这样长篇悬疑小说的难度在于保持读者好奇心的同时又要保持作品内在逻辑的一致性。而一旦故事的篇目过长而作者的能力又不足就可能会出现烂尾的情况,例如十几年前在网络上盛行一时《盗墓笔记》就是。作者在前期为了制造噱头疯狂挖坑,最后发现逻辑上的漏洞太多无力填补,只得草草收场。这样长篇的悬疑作品的创作远不如短篇作品来的实惠好用。
历史与悬疑
但也不乏一些聪明的创作者,即便是长篇的悬疑故事能够通过一些巧妙的方法来化整为零。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下与历史相关的悬疑小说,众所周知,历史本身便可看作是一个充满了悬疑的故事,且不说没有史书记载的部分,就算是在记载的历史之中也依旧存在众多版本引人遐想。有所区别的是,因为西方缺乏中国这般严谨与详尽的史学传统,他们关于历史的关注点更多的则是体现在宗教上面,也因此而衍生出了许多宗教相关的历史小说。其中给我留下较深刻印一位是外国的丹.布朗。他的作品首先便是胜在气场宏大,他常常将虚构的情节嵌入宏大的历史背景,将历史真实与虚构的情节无缝衔接,水乳交融,令人真假难辨。将一个情节离奇曲折的故事安排在历史的废墟上上演,将故事的逻辑性建构在真实的基础上推演,着力营造起一个真真假假的想象王国,这令读者沉迷其中,难以自拔。比如《达芬奇密码》中有达芬奇、牛顿、卢浮宫、圣殿骑士团等等,这些都是在现实中存在的东西。作者也直接宣称:“书中所有关于艺术品、建筑、文献和秘密仪式的描述都确有其事。”以这些真实的人和物为阅读想象的原点和支撑点,小说一方面消解虚构,着力营造真实感,一方面又在情节中增加离奇性和神秘感,达·芬奇摇身一变成了隐修会组织的头目,牛顿则变为被他册封的一个骑士,这样着意营造的一种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张力带给读者很多的新奇感和阅读期待。在这一点上倒是与金庸的武侠小说十分相似,在历史的骨架中加入自己的故事,以文学的翅膀来加以填充,便可很好地达到应有的效果。
国内之悬疑
相较之下,国内的悬疑小说发展就略显平庸了。不过随着我后来的也算是沙海淘金般的广泛阅读,也曾发现过一些有些的悬疑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要找关于某一类型的专门著作的话,最好的地方不是网上形形色色的读书软件,贴吧反而是最好的选择。我当初找小说阅读的时候发现的这块宝地,无论是在其它地方需要付费才能查看的资源,还是一些志同道合道合者为你整理出来的优秀作品,亦或是网友们自己创作开贴连载的小说。毫不夸张地说那时候的贴吧就是我的书库,需要的东西在里面俯拾即是。可惜的是,随着后来互联网风气的变化,在众多良莠不齐的作品里找到优秀的资源也如同大浪淘沙一般。再后来随着百度自身的几波骚操作,于我而言贴吧远不如那时好用了,不得不说是件遗憾的事情。
提起九把刀,大家可能会先想到他的那部著名的爱情小说及电影:《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但我却是因为在初中毕业那段时间,阅读了一系列由他创作的悬疑小说而认识他的。他起初创作的悬疑小说涉猎很广。从武侠到科幻再到日常都有涉足,给那时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很多作品并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悬疑小说,只能说是在各类作品中掺杂有悬疑的要素。但他的作品很善于利用叙事诡计来将故事复杂化,而故事的可读性也比较强,并且在情节紧张的时候会使用一些幽默的语调来进行叙述,因此对于那时候的我而言有很强的吸引力。不过由于他后来的转型以及一系列言论,我之后也很少再读他的作品了,也缺乏相对客观评定。
除此之外我阅读较多的还有宁杭一的作品,初中时候因为还没有手机,我是在一次去图书馆时借阅到了他的作品。因此而逐渐了解他的,他所创作的悬疑小说也是以中长篇为主,但他的作品有些类似于《十日谈》和《坎特伯雷故事》这样的作品。即让很多人聚集在一起,然后轮流讲述故事,最后有许多个短篇汇集成为一个完整的长篇故事。这样的创作形式有许多好处,例如故事中除却人物讲故事外的情节并不多,只需要把前后讲述者给串联起来就好,而人物讲故事本身我们也可以视作为一个故事。这样便可以达到以写短篇来创作长篇的故事,我曾经也有尝试过按照类似题材来进行创作,效果还不错。这种写作方式也比较适合初次进行较长作品创作的人物,但还是那个问题:在一个场景内一起讲故事,一旦参与的人数过多,就会有一种群像剧的感觉,把每个在场者都有所兼顾并且还有显示其性格特征确实是一件难事。因此我最初尝试的时候,故事的场景中只有六个人,即便是这样在进行故事外描述的时候也还是感觉未能面面俱到。因此还有继续学习的必要,通过对他小说的阅读我发现了,在悬疑小说里噱头很重要。必须秉承着语不惊人死不休死不休的觉悟来增加悬念,并且悬疑点的创建也必须建立在典型场景的典型事件中,事件一定要简单但情节必须要复杂。这就是悬疑小说创作的关键所在,另外悬疑小说不是推理小说,并不一定要符合逻辑与常理,只要在情节上安排的合理就能被读者所接受。
结语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类作品中最为创作者们所喜爱的倒是种精神疾病:多重人格。这种疾病作为噱头简直是屡试不爽,虽然实际上历史中确诊的多重人格症状基本处于个位数,但不妨碍创作者们在作品中疯狂使用。毕竟这样就能将很多原本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也能够解释为什么登场人物会性情大变。不过这类手法若是在推理小说中出现是能力不足的体现,但在悬疑小说里的话还是差强人意的,但看多了总还是会有审美疲劳的感觉。而在悬疑类的电影之中,最常用的套路也无非是多重人格和失忆这两类,诸如《搏击俱乐部》、《致命ID》这类都是通过这些病症来制造烧脑要素,倒也可以一看。
如果说恐怖小说是利用了人们本身对于未知的恐惧,那么悬疑小说则恰好相反,利用的是人们对已知事物的了解。若悬疑小说所创设的是一个与现实完全脱节的环境,那么对于读者而言无论发生什么情节都是在意料之中的,毕竟读者自身也不清楚正常的情节该是如何发展的。因此悬疑小说的情景创建必须要日常化,在读者所熟悉的日常生活片段里发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剧情走向,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悬疑小说本身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