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即潘岳,字仁安,西晋文人,貌美有才,固有貌比潘安之说。
子建即曹植,有才高八斗之称。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著名美女。
文君即卓文君,新寡后,与司马相如私奔。
出自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原文是:至若才子佳人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
译文是:再比如那些佳人才子的故事,又都是千篇一律,而且其中最终不能不涉及淫乱放荡的生活,以至于满纸的潘安、曹植、西施、卓文君,不过是作者要推出他自己写的那几首艳情诗赋来,因而假编出男女二人的名字,又一定会在旁边出现一个小人挑拨添乱,就好像剧中的小丑那样。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总共做了58年的江宁织造。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接驾的阔差。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但后来家渐衰败,雍正六年(1728年)因亏空得罪被抄没,曹雪芹一家迁回北京。
回京后,他曾在一所皇族学堂“右翼宗学”里当过掌管文墨的杂差,境遇潦倒,生活艰难。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创作的。创作年代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红楼梦》问世不久,曾经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了三十年,被人们视为珍品。及用活字印刷出版后,立即流行南北。从清代一些文人笔记的零星记载中,看到《红楼梦》已成为当时人们谈论的中心。在谈论时,有时因双方争执不下,“遂相龃龉,几挥老拳”。
民间戏曲、弹词演出《红楼梦》时,观众为之“感叹欷 ,声泪俱下”。甚至有人读了《红楼梦》,由于酷爱书中人物以至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