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下这周的计划:改变拖延症。
6月中旬领导给了个任务,整理3年咨询资料。领导说8月开学前弄好就行,我当时就给自己定一个最长的期限,7月24号放假再弄,还给了自己一个理由:这玩意儿还不好弄?其实心里很明白这不是个很简单任务,只不过那时拖延症就犯了,挨到最后一刻;像极了小学生写作业,非得等到周日晚12点完成。
前两天领导突然告诉我,期限提前到7月15号。有点傻眼了,心里有点慌。新接这届高三是新教材,好多内容不熟悉,备起课来相对费时,突然提前期限,有点手忙脚乱了。幸亏还知道要事紧急事在先,安排好顺序,开始干。我自认为不是一个临时抱佛脚的人,好多事情都是担心忙中出乱、措手不及或怕造成心理紧张,都是提前谋划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还是自己信奉的做事箴言。
为什么会在好多事上拖延?不上心,感觉这件事对自己不重要?没有兴趣,做不做这件事无所谓,或者做不做好这件事对自己无大影响?比如收拾儿子东西,其实好多天肯定能挤出时间收拾,就是觉得也没谁来,无所谓了,加上认为自己“挺忙”,“怪累的”,啥时有空啥时收拾呗。其实早早收拾好,心里会很轻松。就像上期定位营作业,那天真是累了,有点感冒,真不想写了。许老师这时候推了我一把,果然写完作业心情立马轻松,踏踏实实睡了觉。
凡是想做的或接受的任务,都有价值存在,只是我们不去发现,只想要眼前的“小利”,得不到,就一再推脱、妥协,进而拖延。
做事之前先想出它的价值,也许是个能改掉拖延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