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了几个高中老师对付学生谈恋爱的招数,觉得挺有意思的,跟大家唠唠嗑儿。
高中虽然学习很紧张,但总会有些种子发发芽,恋爱的现象从来没有消失过。高中老师为了让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照到桑干河上,让每一个种子按照应该长成的样子茁壮成长,动用了一些开明的技术手段,听说效果还是不错的。
技术一,牵线搭桥。让两个朝思暮想的碧人儿坐同桌,以方便相互的媚眼儿不至于隔着书山学海飞来飞去。不过媚眼儿虽然抛得方便了,抛多了也会审美疲劳。没多久,他就发现她脸上有个蚊子粑粑,她也发现他借了后排女生的半块橡皮。到后来,媚眼儿变成了眉头,再后来好不容易下了眉头却又上了心头。这样一来二去,碧人成了壁人,最后干脆成了一对儿避人,主动跑去找老师要求解除同桌关系。老师一边为人师表地说要处理好同学关系,一边暗自为自己的技术水准得意:不费吹灰之力就灭了一对儿。
技术二,分化瓦解。安排她坐最前排,身边安插一个白马坐同桌;安排他坐最后排,身边安插一个白雪坐同桌。没多久,他和她的媚眼儿明显抛得有点费力了,好像被身边的吸铁石吸住了似的,有时候要经过几个顿号才可以勉强顿过去一个。再后来,媚眼儿开始转弯了,转到近水楼台上来。他和她的故事从此打上句号,老师当然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孺子可教也,哈哈。
技术三,严防死守。男生的前后左右都是男生,女生的前后左右都是女生,决不给种子提供发芽的机会。
老师就是老师,技术杠杠滴。
成年人的恋爱又有所不同了。据说现在有一个时髦的职业,生意火爆,名曰“小三儿劝退师”,收费几十万或百十万不等,成功率几乎百分之百,也是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恋爱问题。
其一,给原配灌输一种绝对正确的真理:要改变别人,先要从改变自己开始;为了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需内修于心外修于形;一个被愤怒统治的人必败,要赢人先需赢了自己……于是突然之间,怨妇成了愿妇,趾高气扬变成了低眉顺眼,妇女解放变成了三从四德。技术一上,战场于是变成了山清水秀的港湾,那个挨千刀的没多久便失去了从笼子里冲出去的牛气,本来开足的马力渐渐熄火,发现在笼子里呆着也是挺好的。
其二,在“三儿”那边,或安排“高富帅富二代”对她情有独钟为爱发疯,或给予满意的升职深造机会实现其自我价值,或加水制造事端以降低其荷尔蒙浓度……
如此天长地久,这边的天也长不起来了,那边的地也久不下去了,直到“小三儿”消失在远方,劝退师也就功成身退,满载而归了。
没有技术搞不定的恋爱,没有诱惑变不了的人心。
本来写到这里是可以打住了的,因为再写下去有点唱高调的嫌疑了。生活很多时候就是如此,现实总是残酷的,人心本就不可预测。可是,本银还是有点疑问:老师的法子再高,为什么从来没有杜绝过恋爱现象此起彼伏;劝退师的技术再妙,又怎能防止手段退隐后的风波再起?
我们已经习惯了采取“锯箭头,打麻药”的方式解决问题,已经不想动用自己的耐心去彻底的地做好什么事情了。坐在这个风驰电掣的时代车里,我们只想速战速决,能赢一时算一时,哪里还有心思去管它明日的是与非。
男人把恋爱当成技术活儿,用手段把女人骗进婚姻里,得意洋洋以为从此可以万事大吉,结果有几个可以万事大吉的呢?李熬在结婚后对他的“千分之千”胡茵梦说,哈哈,这回你可跑不掉了!结果还不是对簿公堂?
女人把所谓的征服男人当成技术活儿,极力发挥自己心机婊的能事,以为从此可以一劳永逸,结果真的可以一劳永逸吗?邓文迪够心机婊吧?结果你看她的这张脸。尽管后来有说她跟某某家世背景俱佳的帅锅出双入对,但那又怎样呢?不过是为了挽回自己的舆论面子作作秀罢了,帅锅借她的名扬名,她借帅锅的脸补脸罢了。
有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