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点半时我已经关上了灯,但我发现我久久无法入睡。我知道为什么。我的过去在灼烧着我,它从窗帘缝里挤出一道光射到我的脸上,我盯着它。
潮水般的记忆回到了那个满怀期待又惶恐不已的冬天,我想起当时攒在手里的笔,被手指抹平的书页。早上我起来时我会先接一杯温热的水捂在手里,水壶会用它的温热在那个刮着寒风的清晨为我撑出一份坚定。我还记得当时早餐最爱吃五个饺子和肉松包,它们不算多美味,但足以果腹。纸上的数学题,用手指掰开的英语词典,前一个深夜悉心整理好的政治归纳...二零二一的每一个清晨我都还记得,每一个深夜都还记得。我站在现在的时间点上往回看,往事被拉出来,一件件让我难以平静。印象最深的是在困时用手摩挲自己的梦校徽章来振作的方法,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既心酸又感动。
现在那些日子已经只停留在了记忆里,我看到了距当时一年之后的晨光与明星,依旧吹着那令人难以忘怀的风。
我记起一年前曾给未来的自己写过一封信。那是十七岁的我,抱着“朦胧的,小心翼翼的,又有些天真的心态”写着自己当下的苦闷与成就,对未来的展望与劝诫。在我现在看来,他确实既小也大,明明还是孩子的思维,却非要装一副老气横秋的口吻。现在,当我读到“你终于十八岁了,是个货真价实的大人了”时,竟然有种想要尖叫着离开房间的冲动。十七岁时我确实在某种意义上早慧了,十八岁我用了全部力气与聪明才智去理解如何做一个“货真价实的大人”。后来我发现这是一个既被动又主动的过程,在通向长大的路上,你无路可逃,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走的时候你会感觉,好累好绝望。但也是后来自己发现走下去了才满是希望。这个道理,我是在高考结束后才悟出的。
高考,六场考试考了我的十二年苦读,而六场考试之后的成绩出分却考了我的十八年人生。理想的幻灭与现实的残酷一开始让我有种窒息感,我曾为我高中三年的坚苦努力却换来这么一个结果而抑郁了整整一个星期,甚至断了朋友圈更新。那是我的一段至暗时光,我指责上天让我在黑夜里奔波了这么久原来等来的还是一个黑夜,嘲弄那个在黑板上写下大言不惭的“老子要上复旦”的自己。后面,甚至落了泪。命运怎能如此不公?为什么超常发挥的不是自始至终都非常努力的我?
在这段至暗的日子里我感谢身边很多人的温暖,感谢他们自始而终的陪伴,感谢他们对我坏脾气的包容与持续不断的安慰。我是在大家的温暖下才慢慢缓过来的,虽然内心依旧刺痛,然而在这场人生的考验中我还是获得了走下去的勇气与力量。我开始反思,我意识到放弃是会成为习惯的,一次放弃可能就会有接下来的无数次放弃,直到没有可放弃的事物为止。而为了更好的前进,我必须要保持谦逊的心态去向他人学习。我咬着牙重新站了起来,在漫长的暑假里重新拾获了求知的热情。练口语,背单词,预习高数,读书,健身......我告诉自己,哪怕是在一个不那么具有优势的起点,也要努力在将来抹平差距。我知道我还是我,我能坚信的也还是那个我。
2021年12月31日的早晨我在QQ空间发了这么一段话:“新的一年不会多一分好运,也不会多一分厄运。唯一不变的,就是这365天,每天二十四小时。如何利用不变,才是最大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