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到“简书”已经25天了,写了21篇文章,有6篇被得到编辑认可,被推送到简书首页,受到了亲朋好友的点赞、夸奖,也有一些好心人打赏。
首先是感谢,接着是开心,然后是感动,最后是思考。思考主要有三条:
第一,虽以自谦的口吻命名为“简书”,顾名思义“简单书写”或“书写简单”,但我觉得简书“简约而不简单”,既是一个兼容并包、互学共进、开放共享的交流平台,更是一个“低调奢华有品位”的高端平台。
第二,简书既是一个百姓大舞台,也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既有平民百姓又有达官显贵,既有无名之辈又有英雄豪杰,既有清新典雅又有石破天惊……在这里,不但能认识好多志趣相投的朋友,更能学到许多“道法术器”。
第三,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环境影响之下,不管是在现实社会,还是在虚拟环境,芸芸众生中的一小撮难免追名逐利、嫉贤妒能、见利忘义,甚至笑里藏刀、暗箭伤人、手足相残。
因为前两条简单易懂,所以今天我要说的是第三条。在小有成就之时,难免自得其乐或者与人同乐,一不小心便会得意忘形马失前蹄,或遭人妒忌生出事端,所以我想到了曾国藩的家书中的一首诗及其背后的故事与道理,略做阐述,与诸君共勉。
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
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1864年6月16日,曾国荃率湘军通过“地道战”,攻破天京城,结束了一场与太平天国历时十余年的战争。
24日,曾国藩被封官加爵,加太子太保衔,赐封一等侯爵。29日,曾国荃也被加太子少保衔、赐一等伯爵。
7月,曾国藩下令将李秀成、洪仁达、洪仁发等太平军首领就地正法,因担心功高盖主,招来祸患,便马上奏请朝廷裁撤江宁城内外的22000余名湘军,以求自保。
8月,曾国荃41岁生日当天,以精通儒释道法要义并深谙官场规则著称的曾国藩,为防止弟弟曾国荃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而做出出格的事情,便当机立断给弟弟曾国荃写了十三首七言绝句,既向他表示祝贺,也向他表示告诫。其中第十首是这样写的:“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诗中提到的“屠羊说(通“悦”)”,是一则出自《庄子·让王篇》的典故。屠羊说这个人,生活在楚昭王时代,名为市井中一个卖羊肉的屠夫,实为一位江湖稳士,人们称呼他为“屠羊说”。
公元前506年,楚昭王在吴、唐、蔡三国联军的强大攻势下命悬一线,不得不弃国逃难到随国。那次,屠羊说便跟着逃亡,在流浪途中,昭王的军国大事乃至衣食住行等很多工作,都由屠羊说打理,所以屠羊说功劳很大。
楚国复国后,昭王派司马子綦去问屠羊希望做什么官。屠羊说说:“楚王丢了他的国家,我也跟着丢了羊肉摊位,现在他收复了国家,我也恢复了羊肉摊,这就等于恢复了我原有的爵禄,还要什么呢?”昭王几次下令,要屠羊说接受封官加爵,屠羊说都礼貌地拒绝了,而且进一步解释说:“楚国的丢失,不是我的过错,所以我没有请罪杀了我;现在复国了,也不是我的功劳,所以我也不能领赏。 ”
正因为屠羊说在高官厚禄年前纹丝不动,才成为后世文人墨客、专家学着笔下的素材,所以永远活在后人心中。倘若他真的辅佐昭王,不但未必能建功立业,而且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因为伴君如伴虎,这正是这位隐士的高明之处。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也告诫我们一个道理:得到未必是福,失去未必是祸。电视连续剧《潜伏》中,主人公余则成也有一句很辩证的台词:“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
我们每一个人,都隶属于某个组织,也都与同学、同事或同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关系。一旦另辟蹊径或鹤立鸡群,要么被组织“枪打出头鸟”,要么被邻人“羡慕嫉妒恨”。
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血淋淋的事实,因为人们嫉妒的往往不是陌生人的飞黄腾达,而是身边人的前程似锦,正如你我一般不会妒忌马云、王健林,而会妒忌身边的某个人。
这种“潜在客户”既包括亲朋好友,也包括同事同学同行,甚至包括师长领导长。因为有一个古人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所以另一个古人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历史反复地证明着这个道理。
曾国藩的一则故事。同治年间,朝廷的八旗军和绿营军,军纪涣散,战斗力低,而湘军纪律严明,战功赫赫,所以湘军的一些高级将领也常怀夺取天下之心。比如,胡林翼生前就曾试探曾国藩:“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攻下天京后,左宗棠、彭玉麟、王闿运等人也相继劝进曾国藩,后来演变到其九弟曾国荃动员湘军高级将领,准备效仿赵匡胤黄袍加身、陈桥兵变的地步。
曾国藩面对这种情况甚是焦虑担心,只好避而不见,最后关头毅然决然写了“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这幅对联,表明自己绝无二心,才使得九弟曾国荃等人放弃劝说。
试想,要是没有曾国藩的“守阙”,盲目听从他人怂恿兴师朝廷,哪个敢确保他定能取得天下?
郭子仪的一则故事。郭子仪晚年退休,赋闲在家,整日和嫔妃丫鬟载歌载舞、忘情缠绵。那时,后来在唐史《奸臣传》上出现的宰相卢杞,还是个七品芝麻官,远未成名。有一天,卢杞来拜访郭子仪,此时他正和家里所养的一群歌伎们打情骂俏、纵情声色。一听到卢杞来了,他马上命令所有女眷,包括歌伎,一律退到大会客室的屏风后面去,一个也不准出来见。
卢杞走后,家眷们问他:“你平时接见客人,都允许我们在场,为什么今天这样慎重?”郭子仪说:“卢杞这个人,虽然很有才干,但他心胸狭窄,睚眦必报。而且相貌奇丑无比,半边脸还是青的,好像寺庙里面的妖魔鬼怪。你们女人们最爱笑,有事没事也要笑一笑。今天,如果你们看见卢杞,一定会笑,他就一定会怀恨在心,有朝一日一旦得志,你们和我的儿孙,就没有一个人能活得成了!”
后来,卢杞果然位居宰相,凡是过去有人看不起他,得罪过他的,一律不能免掉杀身抄家的命运。只有对郭子仪全家,哪怕稍稍有些不合法的事情,他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为郭令公非常重视他,大有知遇感恩之意。
在那个独断专行、杀人如麻的时代,曾国藩和郭子仪之所以能明哲保身、安度晚年,正是深谙《道德经》“冲而用之或不盈”,“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的原则。
百年之后,后人盛赞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歌诵郭子仪“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
因此,不论名满江湖时,还是荆棘遍地处,我们都要淡然处之,时刻牢记古人的谆谆教诲。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