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上午上班刷着科技圈杂文,总会有一丝烦躁:我怎么甄别这篇评论或者分析写的好不好?为什么大家出发的思路这么不一致?好坏的边界在哪里?有没有分析到什么本质性的东西?所有人写文章都会尽量做到逻辑自洽,但单篇文章的逻辑自洽难道就等于全面吗?
这种零散而难以甄别的状态让我十分苦恼。
我意识到对付“凌乱”“模糊”的最佳手段就是“系统”,当你自身没有一套稳定而系统的知识体系时,你就会被不断涌来的声浪推的东歪西倒。什么?你说你喜欢冲浪?那你首先得有一块冲浪板啊少年。
出于以上罗里吧嗦的理由,我决定自学竞争博弈论,一是初入门不需要太多的理论基础,二是本人是产品经理,学成之后也算是能在“狂暴产品汪”的技能树上有所补充。另外竞争博弈论就我个人感觉应该属于经济学领域一个小分支,中间提及的少部分内容和工具和经济学都有共同之处,而经济学也是我觉得产品经理应该有点小涉猎的知识领域。
废话我就不多说,我们直接进入正题:
一、同时博弈
你上班路上有两家卖热干面的摊贩,分别是来自武汉的小刘和来自宜昌的小红所开,假设他们每天摆摊时间、地点都是等同的,所有上班狗对口味没有偏好(为了聚焦和简化对某个问题的讨论,很多时候举例都会做大量的假设)。
小刘有一天听到”王八蛋老板黄鹤吃喝嫖赌,欠下了3.5个亿...“的广告受到启发,觉得可以把自家的面降到3块钱一碗,以此打压隔壁小红的生意,假设降价带来一天的新增利润是200万,小红利润就会减少200万
也有可能小红听取了其他在卖热干面的同乡的建议,觉得卖的贵了,决定降价,同样,降价一天新增的利润是200万,小刘利润会减少200万。
如果两人同时降价,各自增加100万利润/天
如果两人维持原价,各自利润即不新增也不减少
问题来了,小红和小刘最终会采取怎样的举动?
1、博弈设定
在解答问题前,必须先把几个博弈的基本要素确定下,只有基本要素都完全了,才能形成完整的博弈(Game)
角色(Player):小刘和小红
行动(Action):降价或维持原价
规则(Rule):譬如小刘降价小红不变、小刘小红都降价、小刘不变小红降价等等
收益(payoff),有些课程翻译成支付:譬如新增利润的200万,利润减少的200万,每个规则下的不同角色的收益
2、劣势策略
我们根据例子中的所有要素,组成一个矩阵:
初次看到图时会不会有点懵逼?来,我们稍微讲解下就能看懂。
首先假设小红决定降价,小刘可以做的就是降价或者不变。小刘如果降价,两者的收益都是100,小刘如果不变,那么小红收益为200,小刘为-200,;也就是说,表格内斜杠左边即为当前规则下小红的收益,斜杠右边则为小刘的收益。
回到问题,小红和小刘最终会采取怎样的举动?我们生活中做决定时,可能会想先想什么决定是不能做的——那什么是小刘和小红不会做的。
假设小红降价,小刘降价的收益为100,维持原价的收益为-200;假设小红维持原价,小刘降价收益为200,维持原价的收益为0。发现了吗,无论小红采取什么动作,小刘维持不变的收益都比降价的收益来的差。也就是说,小刘无论怎样都不会维持原价不变,这就是小刘的劣势策略。
同理,我们可以反推小红的劣势策略。假设小刘降价,小红降价收益为100,维持原价的收益为-200;假设小刘维持原价,小红降价收益为200,维持原价的收益为-200。无论小刘采取什么动作,小红怎样都不会维持原价不变,因为这也是她的劣势策略。
在剔除了两者的劣势策略后,优势策略也就呼之欲出——降价。
最后我们再回答问题:小红和小刘最终会采取怎样的举动?在这个案例中,两者都只会采取降价的策略,两人收益均为100。
关于更多劣势策略和优势策略的细节,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讲,最后再举个跟互联网沾边的例子好让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为什么外卖和专车市场都陷入了补贴大战?
外卖和专车市场有一个共同特点,两个行业提供的产品很难差异化,核心如食物、司机、车辆都无法做到有明显的差异,如同开头例子中两者所卖的热干面,这种情况下,价格成为构建壁垒、抢夺市场的重要因素。
此时,行业中的每个企业都无法确切知道对手的选择,每个企业都与开头例子中的小刘和小红一样,知道自己降价会获得正收益,无论对手是否降价。那么企业只能尽快根据推测作出自己的优势策略——价格补贴。最后就形成了我们熟悉的局面,看不到头的烧钱。
套用了我们今天学到的工具,看问题是不是清晰许多?当然现实中的问题明显更复杂,就在以后的文章慢慢展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