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0月中旬一天的下午到的洛阳,当天就乘公交车去了龙门石窟。匆匆看了龙门石窟,不知所以地拍了一些照片后天色已经不早了,为了方便第二天看白马寺就往市区赶。公交车上人不多,我坐在靠前的位置,问我要去的老城远不远,没想到接话的30左右的女司机竟和我相当热络地聊了好长时间。她说话时还不时转脸望向我这边,我真担心她分心出了事。看洛阳有大城市的气派,还漂亮,有历史感,许多地方在建楼,我问她房价多少,她说这两年涨得挺快,一平米从四五千涨到了七八千了,当地人工资低,都买不起房了;说洛阳是二三线城市,想成为一线城市,就拼命发展,好多路段在施工,那是在修地铁,修了地铁房价就更高了;说洛阳修地铁很麻烦,挖着挖着就碰到古迹古建筑了,进度慢;说王城公园的菊花开得正艳,可以去看看。虽然她语气里不免抱怨,但更能看出她作为洛阳人骄傲自豪的心态。
第二天乘车去少林寺,我问旁边坐的当地女士洛阳这名字是啥意思,她不知道。我说洛当然是指洛河,阳应该是指在河的北边,那洛阳市是不是主要处在洛河的北边呢?这女士老公是在附近县上干机械修理的,在洛阳买了两套房了,一套自己的,一套按揭准备给还在上大学的儿子用,对我提的问题一开始有点摸不着头脑,过一会说,洛阳市起初是主要在河北面,可后来更多在河南面发展了,还对我指着已离开市区一段距离的路边一片片高耸的楼房说,这是洛阳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在离开洛阳去山西的火车上,我问一经常出差的先生洛阳的意思,他肯定了我说法的准确。
到了太原,看太原市的城市建筑就更气派张扬,一片片高耸的楼房山峰利剑般直指蓝天,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原以为山西是个穷地方,首府也会是鄙陋不堪的,想不到会这样夺人眼球。到了榆次,我问榆次的朋友太原的意思,他们竟也是语焉不详。我说太是极大的意思,原是一大块平地,不知道太原是处在高原还是平原的位置上。朋友还是不能说出什么。晚上我手机查了下,太原是处在高地的位置,那它的意思,也就是位于高处的一大块平地了。原先的平地,或许也就是牧场什么的,现在却真是沧海桑田了。榆次原本是个县级市,后来并入晋中市,成为晋中的一个区;我问榆次的意思,朋友说榆是榆树的意思,说次是不重要是次要的意思。回住处我也查了下,再根据我自己原先的古汉语知识判断,明白榆是榆树的意思没问题,次却是临时驻扎或居住的意思。遥想当年,这里榆树成片成林,烽火连天的时候军队来来往往,不免在这里安营小憩;和平年代,南来北往东西走动的商旅就常常在这里的几家小店内吃饭休息;而现在,却发展得几乎和太原连成一片(我就是3块钱乘太原的公交车到榆次的),不能不令人唏嘘不已了。
当地的一些人不知道自己城市的名字,这多少让人感觉着美中不足。而我注意了解这些地名,不只是让我记住了她们不再会忘记,还多少让我揣摩到了这些地方古今变迁的蛛丝马迹,这却是更有趣味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