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团队里的同事 @Arnold Pei 和 @Jason Hau 有幸收到了知乎「盐」Club 的邀请,于是硬是从繁忙的工作之中脱了身,哪怕是从珠海长途跋涉去帝都,也满怀欣喜地飞了过去。我懂他们对参加「盐」Club 的强烈热忱,毕竟各种 V 都在,毕竟一年也就这么一次,毕竟我去不成也馋馋的……当然,我更心疼他们当日去、次日归的辛劳。
回来后,我问他们,「Hey guys,盐怎么样?」
@Arnold Pei 微微一笑,回答我,「我热成了狗」
@Jason Hau 一脸凝重,说了句,「我是盖章狗」……
我懂,即便他们都 doge 了,也不虚此行。
见得到活生生的 V 和贱萌萌的 @刘看山 ,拿得回彰显身份与地位的小徽章和小本本,晒的了各种合照、偷拍、小视频……参与一场官方举办的,由各种贡献最多的人参与的活动,即便槽点多多,也一定是值得的。
但回看投入与产出比时,又逃不开这样一个问题:
一场真正成功的线下活动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在我看来,一场成功的线下活动,「没有槽点」只是基本需求——温度和湿度都适宜,饥感和饿感都没有,场地和流程都合理,参与度和热情度都高涨……然而更重要的是,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错过每一个精彩的「内容」,也不会错失每一个有价值的「关系」。对于知乎这样一个兼顾内容性和社交性的社区,或许更应该是这样。
以此为(我自己的)标准,「茶」Club 真的算是一场足够成功的线下活动。
![](http://pic3.zhimg.com/4cc30400f71dcf000404ad7542bb0956_b.jpg)
4 月 25 日,广州春夏之交,没有回南天的潮乎乎,也不至于让人汗涔涔。室内宽敞开阔,冷气适宜。颜值高,也是因为没有「穿衣指南」束缚拳脚;
人少钱多,物资充足,水果零食酒水蛋糕,应有尽有。摆盘好手 @art yuan ,调酒女王 @meagloria ,想有点格调,就要靠这种魅力大方的女人;
@木桃 提供的古风十足的 1000 平场地,有设备优质的讲堂,有各种珍宝字画,有古琴,有书台,有蒲团……集体活动时可以变换场地,free time 时可聚可散;
流程设计也很合理,演讲、表演、游戏、休息,交叉进行。不赶时间,也不松散。一场活动是什么样的,应该由参与的人在参与的过程中自由决定。
还有 @One Two 和 @Hadeswoo 组成的「色相师」团队,帮大家省了好些自拍时间和流量,放下手机才是促成一场成功的线下活动的王道。
所以,结果就是这样,「茶」Club 结束五天了,大家争先恐后地在这个问题里码下了 20 个答案,毫无吐槽,一片祥和……知乎里没争吵的答案看起来没趣,殊不知,能参加这样一场「舒坦」的线下活动是多么的难得。
![](http://pic3.zhimg.com/4cc30400f71dcf000404ad7542bb0956_b.jpg)
再说「内容」。
四场演讲,@庄时利和 讲感冒, @连勋 讲社交, @顺超 讲文科, @罗文益 讲 Python……短演讲注定浅入浅出,也没谁期待以这 15 分钟成名。我听得,我懂得,我记得,对我这样一个听众来说就够满足了。所以,也管不得他们是不是带目的而来——或招揽患者,或寻求合作,或给 DJI 做宣讲,或安利编程语言……不高大上,很接地气,听着自在。
四个表演, @谢伟文 演茶道, @张三 演弹唱, @万方中 演老罗, @济楚 演书法……有动有静,有趣有颜,有张扬有内敛。 @罗文益 大人是怎么选择「茶」这个字的我不知道,但我的确知道,「茶」中带的气韵和这次活动的风格实在是太服帖。尤其要赞 @万方中 万老师的 talk show,这个瘦小的足以被 @罗永浩 一口吃掉的男人,竟然有着和罗老师极为相似甚至可以以假乱真的声音、语气、神态、风格,死忠罗粉,手拿锤子,不吃胖点真心对不起好口才……
两个游戏,「谁是卧底」&「我说你猜」。
前者给我的启示是,以后再也不能全盘相信这些 V 在知乎上的答案了,每个人「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功力都太强了,脸不红心不跳,都是信口胡诹的好手……
后者凸显的,不仅是知乎文化的深入骨髓,也是 @meagloria 姐的拒绝底线,⊙﹏⊙爱分享不爱说教,这样的人们聚在一起怎么可能没趣呢。
![](http://pic1.zhimg.com/8f74ca0eae4d4bfea92a8bac87f15684_b.jpg)
![](http://pic3.zhimg.com/4cc30400f71dcf000404ad7542bb0956_b.jpg)
还有「关系」。
这次活动的 32 个参与者里,的确有不少收到了「盐」Club 邀请函却因为各样原因没有去的人。但抛开「盐」Club 的筛选机制不提,我们中的大部分都没有在知乎上极为强大的影响力。在被 @罗文益 拉进同一个群和各自报知乎 ID 之前,有过互动的知友可谓寥寥,对相互之间的认知也很有限。庆幸的是,大家都是爱分享又没架子的人。参加活动时,随手抓上一个就能聊上一会儿,即便没有兴趣的交集,也一定会有需求的交集。
比如我,与 @art yuan 姐仅凭口音就认了老乡,受 @叶日生 指导「精心」筹备了我的主持稿,跟 @Cash 密谈了几句在场男嘉宾们的颜值,亲眼见证了 @士多啤梨羊咩咩 这个 95 年的妹子是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活出了一个真女神,受 @谢伟文 推荐对茶萌生了强烈的兴趣,被 @郑磊 做了工作任务调查,听 @万方中 讲了对演讲的严谨追求,被 @Van Bruce 赞了好几次声音,听 @倪修智 律师传授了婚前财产管理秘籍,向 @庄时利和 讨教了智齿剧痛的处理办法,端详了好久 @济楚 妹子写书法的样子……
没深谈其实也没什么,宝贵的是,据我保守估计,这一场活动结束之后,我至少认得清 80% 张脸,至少会和 60% 的人有日后的联系,至少会和 40% 的人在知乎上有更多的互动,给我这个回答点赞的人也至少会有 20% 吧……「茶」Club 的成功或许正是因为「人少」和「简单」。
而现在,就在我答题的时候,这帮话痨的家伙们又在群里吹水、互黑、抢红包、赞深蓝了……真是,好不热闹~
![](http://pic4.zhimg.com/309b3558ec6a7eee0e617cf5b0e84233_b.jpg)
![](http://pic3.zhimg.com/4cc30400f71dcf000404ad7542bb0956_b.jpg)
而对于我自己,收获可能不只是思维上受了些启发,也不只是颜控心受了些滋润,更重要的是——虽然是代表自己出征,却为魅族收了一堆简历,说了要领我司 offer 的各位老师们,我可一一记着呢,哈哈。
收到鼓励,也在知乎爆一回照…我就是这样当选的 2014 「茶」Club 的主持人…
![](http://pic3.zhimg.com/d676cc1704165f87c24dc705f45db19a_b.jpg)
最后,当以这这两个字来结束这篇回答——「谢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