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千洛
自从发现信用卡的多种用途以来,我就对各类信用卡有了许多探索的欲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哈哈哈。
从头说说我的用卡经历。
我第一张信用卡是工行卡。
2006年大学刚毕业,第一份工作,入职央企,单位给统一办的工行信用卡。
那时很多大国企工资行都是工行,所以批量给办工行信用卡也不稀奇。
额度5000元。
一直沉睡。
后来,因为工作需要,从财务提备用金用,需要找各级领导签字借款,之后再报销,繁琐至极。
为了简化流程,才开始使用信用卡,先花钱,再报销,省掉借款的流程。
一张被公用的信用卡,完全没有私用。
第二张信用卡是建行的。
大约是在2008年。
当时建行推行什么卓越企业,信用卡上会有特殊的标志。
额度记不清了,大约是10000元。
再后来,不再需要亲力亲为,公司有专人帮着借款报销,我就把2张信用卡全注销了。
2012年,换工作,换行业,工资对折,重新起步。
那是一段最穷的日子。
正好有招行信用卡的人来扫楼。
就填了张单子,啥资质证明都没提交,办了张招行运通卡,当时据说可以换里程,收到后额度10000元。
额,太特么少了。
半年后提额,一直提额,一直提。
用了不到2年,额度提到了60000元。
再后来,招行出了一张全币卡,可以省掉境外刷卡,人民币转美金,美金转当地币种的手续费,办了一张,与前一张招行共享额度。
那时还是固有思维,信用卡是应急的,不是日常使用的,轻易也不使用,也没有年费,放着呗。
一晃好多年。
2017年有一次急用一笔大额资金,当时辗转腾挪凑够钱。
此事过后,便想办一张大额卡应急备用,正好有一位广发行信用卡中心的朋友。
我问能不能找她办卡。
她说可以,问我要多少额度。
我说10万就够了,太多也用不了。
于是她派了员工过来办卡,我问多久能下卡,答说特批的,找行长签字,五天左右肯定能办下来。
当时第一次听说年费的概念,我办的是广发臻尚白金,年费480元。
开卡扣480元,开卡3个月内刷三笔88元以上,三个月后15天内480元会退回,相当于首年免年费。
之后的年费也都可以免,刷满12次不限金额的消费就免次年年费。
之后,果然极其迅速的下了一张10万额度的卡,刷够免年费的笔数,这张卡作为紧急备用金一直沉睡。
日常还是刷招行,有几次出国,把招行6万额度刷爆了,这才偶尔极偶尔用用广发。
但是很惊悚的是,广发极其大方,极其!!!
尽管不用,额度也一直涨,现在固定额度已涨到142000元,临时额度192000元。
良心广发,再加上前几天我发现的饭票功能,打算好好研究一下广发。
继续......
2017年底的时候,招行给我打电话,一句话,您是我行优质客户,邀请您申请我们招行高端卡,卡怎么怎么好,一问年费,3600元。
听完,我就挂了...
3600元的年费,我还有一张沉睡的卡呢,为什么要花这个冤枉钱,办一张我用不上的卡...
招行很耐心,打了三次电话,最后一次,我问了额度,答说大概10万+。
三人成虎,众口烁金,古人诚不欺我...
我问一个玩信用卡的朋友,要不要办一张经典白。
答:你不知道这是神卡么?!
问:不知道,况且年费怎么办?
答:免年费很简单,办完你就知道了。
我:......
办!
再找回银行显然不现实,翻翻招行信用卡app,发现有一个在线申请高端卡的邀请按钮,何止经典白,还有几张刚性年费的信用卡,年费一个比一个贵。
额。。。先入门吧。
估计是过了银行推广期,收到卡片,固定额度是68000元。
不过涨得比较快,半年多,固定额度涨到82000元,临时额度122000元。
有一次我要买一个很贵的课,又想要攒招行的积分。
就打卡片后的客服电话,问能不能提升临时额度。
客服答说,可以提升的,你需要多少?
我说,16万,可以么?
客服答说,需要申请看看,一会有短信通知或是自行查询。
额...很快,收到信息,临时额度调到16万,也很大方。
关于3600元年费的问题,我之前写过一篇,稍后放到最后,供大家参考。
以上,写了我卡片的获得及额度的问题。
接下来,写写刷卡。
在我眼里,信用卡从来不是消费工具,它是理财工具。
很多人办信用卡,是为了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缓慢增长的财务增长的不匹配问题,为了提前消费,所有办信用卡。
这个观点不能说错,但至少不太科学。
信用卡可以合理赚钱。
用好信用卡的关键点,在于克制。
每花一分钱,都是由你自己买单。
不还就老赖,影响信用,还晚了就逾期,影响信用,还有大笔违约金。
有时候会看到新闻,写,月薪3000,卡账30万,求问如何还款?
很可怜,也很可悲。
办大额卡更需要自制力,动辄十来万,怎么还?
当你有了自制力,也可以办下大额卡,也了解了信用卡是用来赚钱的,接下来,咱们继续。
信用卡要记住几个日期。
记账日,还款日。
拿我自己的招行信用卡举例。
记账日是22号,还款日是10号。
如何理解呢?
这里有个例外,有的记账日是T+0计算,有的记账日是T+1计算。
怎么理解呢?
比如,我的招行卡记账日是22号,招行是T+0计算;
也就是,招行每月账单从1号统计到21日,22日花的钱记入下一个月。
比如,我的广发卡记账日是26号,广发是T+1计算;
也就是,广发每月账单从1号统计到26日,26日花的钱记入本月,27日花的钱才记入下个月。
细节很重要!
为了保险起见,在账单日的第二天刷大额消费是更保险的行为,也不用去计较,T+0记账,还是T+1记账。
即,招行,我也是23号再刷卡消费,肯定就记入下个月的账单啦。
拿招行卡,1月消费举例。
我1.1-1.21花的钱,1.22统一出账单,2.10前归还就可以啦,1.22-2.10这是免息期。
但如果,我1.22花的钱,会在2.22统一出账单,在3.10前归还,1.22-3.10是免息期。
这里涉及到另一个知识点-免息期。
信用卡最大免息期普遍分为两种:50天和56天
50天的有:1.建行,2.中行,3.邮储,4.招商,5.中信,6.浦发,7.民生,8.光大等
56天的有:1.工商,2.农业,3.交通,4.广发,5.上海,6.南京等;
最短免息期有:
华夏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上海银行、包商银行、宁波银行的最短免息期可以达到25天;其余的大部分主流银行免息期都在20天左右。
免息期和理财有什么关系呢?
我把所有能刷信用卡的消费都刷信用卡,比如,一个月消费20000元。
本来这笔钱,我1.1就要花掉,但是我一直花信用卡,把这笔钱存到1个月的p2p或是周存的p2p中,会产生5-9%的年化收益,哪怕存到微信理财通或支付宝余额宝中,也有3%左右的年化收益。
等到一个月后,需要还信用卡时,我再把钱取出来还信用卡,相当于我用银行的钱帮我理了财。
20000元,3%的年化收益,一个月收益49元,如果是9%的年化收益,一个月收益147元。
如果用好免息期,将大额的花费都集中在记账日的第二天消费,这样可以用到最长免息期,视银行不同,有最长50-56天的免息期,收益会更多。
如果月消费超过20000元,那赚出的收益更多。
该花时花,该还时还,银行的钱还帮自己理了财,何乐而不为呢?
上篇先写到这里。
附省高额年费的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