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最后一天晚上,给大家拜个晚年。
今年是第一次一家人在杭州过年,主要因为宝宝太小,不方便跑。
加之杭州最近每天都下雨,所以假期基本就是在家带娃。
俗话说“老大看书养,老二当猪养”。
所以我们也买了看了不少书,国内外各种派系的。
有意思的内容很多,说几个印象深的。
事物永存,这个概念宝宝一开始是没有的,他会认为看不到的东西就不存在了,所以躲猫猫的游戏对所有宝宝都有效,他会特别惊讶你/你的脸为啥一会儿存在一会儿消失。当宝宝到半岁左右,会渐渐意识到事情不是这样的,看不见的东西可能还在,当他开始去找看不到的东西,比如看到你把某个玩具放进箱子里,然后去开箱子,再如看到球滚到橱柜下方,但视线还一直盯着球的运动轨迹,说明技能get。
这个概念,对成人来说似乎很容易掌握,但也未必,实体的事物永存很简单,但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规律永存,怕是很多人都难以掌控,比如用投资的心态买彩票?不改变产品本身的前提下,反复做活动来保持用户数?
因果关系,这是我们理解世界非常重要的方式,当宝宝开始发现自己的某些行为会引起一些必然的结果,就开始学习因果关系了。比如哭了就会有人抱,对大人笑会引发更多的笑声回应,把各种东西扔在地上会发出不同的响声。有了对因果关系的理解,宝宝才能建立起行为规则大厦的基石,学会一对对“目的-方法”。对大一点的孩子,遥控器,开关一类的东西,会引发他们好奇,研究很久。
自我意识,对新生儿来说,世界是混沌一体的,分清主客体是个逐步的过程。对自己主体的意识,是从身体由上到下,逐步意识到手是自己的一部分、躯干是自己的一部分,脚是自己的一部分……3个月以内的宝宝,睡觉时用襁褓困住手为什么有效?因为那会儿他还意识不到手是自己的一部分,也就无法控制双手在自己眼前乱晃,而这时,他会把自己眼前的双手当做一个外界刺激,影响自己入睡……你说是不是傻,:)
客体意识,与自我主体的意识相对,宝宝也是渐渐发现父母和环境并不是自己的一部分,并不是完全可控。最早的时候,一哭就有人喂奶、哄睡、换尿布,确实给他某种所觉——世界就是我,我就是世界。后来,他会发现我想妈妈陪我玩,但是妈妈怎么走了(当然,他不知道上班是啥意思)?他会发现哭闹了一会儿,怎么还没人来哄我(父母想训练他独立入睡)?于是,渐渐的,宝宝有了越来越清晰的界限,哪些是我可控的,哪些是需要“商量”的,哪些是不可控的。
这一点,也是很多成人也搞不清楚的,俗话说的好,世上烦恼就两种事,“管我屁事”和“关你屁事”,分清主客体以后,烦恼也就少很多。
EASY模式,这是一种程序育儿的规则,四个英文单词,代表了1岁前带娃的四个主要活动:Eat-吃,Action-玩/活动,Sleep-睡,You-你自己的时间。我们现在基本达成宝宝白天4小时循环,晚上9点到早5、6点之间睡整觉的模式。
这里面的技巧还挺多的,关键在于“饥饿度”、“精力值”两个变量的控制,主要是通过A的不同模式,来调整E和S的时间,最佳的结果是他每次小睡醒了正好也饿了,然后吃,吃完趁着有精力玩到没电,但还不饿,这时候速度哄睡,然后就可以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时间了。如果节奏乱了,比如某次睡太短,醒了还没饿,只能玩一会儿,等饿了的同时也困了,就可能因为吃奶而错过最佳入睡时间,然后就反而难哄睡……最后的结果就是Y(自己的时间)完全没有了。
当然,这里面有些小技巧,需要你和自己的宝宝双向磨合。
比如包子的A,如果是外出散步,“精力值”就会明显的下降较快,如果是在家里玩玩具,就会下降缓慢,有点像手机用不同类App的时候,电量消耗速度的区别,:)
再如你要发现自己宝宝困了的信号,打哈气、揉眼睛、哼哼唧唧等,书里说对小宝宝来说,一困就睡反而睡得好,千万不要有“让他再撑一会,然后就可以睡久一点”的想法,不存在的,而且时间表明,白天睡得越好,晚上也睡得越长,而不是相反。
还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开发,宝宝的各种“传感器”,出厂的时候都完全没用过,怎么调试也是个学问,今儿就先不说了。
最后再祝福大家,新年好运。
iamsujie,前阿里产品经理,写过《人人是产品经理》、《淘宝十年产品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现在做创业者服务,『良仓孵化器』创始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