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问法创新
创新具有普遍性,只要学会提问,然后努力找出问题的答案,人人都可以创新。
2.六问法
谁?何时?何处?什么?何故?怎样?
比如要解决城市夜间照明问题。
谁照明?灯。
何时照明?夜间。
何处照明?城市广场和高楼。
用什么光线?五光十色。
为什么?亮度,美观,覆盖范围等。
怎样做?先做方案,进行论证,再推行。
3.行停法
先提出创造性设想,即“行”的过程,然后暂停,对设想进行分析,行和停交叉进行,直到找出答案。
4.行停法运用
空气中氮的重量要比其他化合物中分离的重。
行:为什么重一些?
停:分析得出氮含有其他气体。
行:这个气体是什么?
停:分析测算是氩气。
5.带着问题学习
6岁左右的孩子喜欢提问,他们的创造力非常活跃。如果我们也能像孩子一样,带着问题学习,创新就能得以延续。
6.移植创造
移植是最高效的创造,比如发泡技术最初只应用在面包上,后来创造出橡胶海绵、泡沫塑料、气泡混凝土等。
7.变坏为好
“泰坦尼克号”撞冰山葬身海底,是由于船底的焊接部分产生低温脆性断裂。人们从中受到启示,创造了低温削切法。
8.缺点逆用
有些看似没用的东西,本身却很有价值。即时贴,就是利用一种强力粘合剂的缺点“粘性减弱”,而创造出来的。
9.联想创造
联想创造是找出A和B的相关点,从而解决问题。比如,可口可乐的瓶子是对连衣裙联想而设计的。
10.乱想创造
如果对荒诞的想法加以重视,说不定就会变成创造。比如利用“管道对水加压”挖藕,就是挖藕工人放屁被笑话而发明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