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今天的继续教育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个道理。
从网上看到一个自读课的案例。它是这样设计的:1.请同学们读旁批,说说它有什么作用。2.请同学们借助旁批读课文,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你对课文的理解,想想我们还可以从哪些角度给课文做批注。3.再次读课文,尝试从文中找出你有疑问或有心得的地方,做一处旁批。4.班内评一评,品一品同学们做的旁批。5.围绕情境开展小组活动:我们校刊增加了新栏目——名家散文推荐,本期推荐的是xxx,需要由编辑部写出旁批,以帮助读者理解、欣赏、感悟文章。先请每位小编辑写一到两则旁批,编辑部成员交流、品评筛选后选出四则精品旁批,写到老师印发的文章上,在班级公共区域展出。6.课后自读三篇文章,每篇文章撰写五条以上旁批,准备向同学们做美文推荐。
看完了这个案例,我惭愧于自己教法的不高明。把教材这个例子用到极致,围绕一个点,循序渐进地训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方法,学有所获,不搞花架子,扎扎实实地步步推进,最终由课内迁移到课外,到终身学习的过程中。
学而思,而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