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电商会快速到达天花板。
从本质上来说,自媒体电商是一个类似线下商场的生意,就像北京的华贸,一开业会很热闹,人潮涌动,特别激动人心,营业额也会快速增长。但是自媒体电商有个问题,它自己本身是个流量主,绝大多是自媒体是消费自己的流量,那它的流量几乎就是固定的,随着微信打开率的降低,还可能出现下滑。——小马宋
几件事文化公司的创始人
小米生态链企业营销顾问
最近在攻读《微信力量》看到了微信公众平台的订阅号、服务号和企业号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大城市的政府、企业、商圈、行业里的探索和尝试,可以说大开眼界。
真的见识了什么是智能信息化时代的商业运营。反观自己所处的城市,各行业的运行方式还停留在工业化时代,效率低下,管理粗犷,在一线城市各个方面都在突飞猛进剧烈变革以顺应时代需求的时候,小城市的人们却在一边享受着社会变化的红利,一面谩骂和抱怨互联网抢了他们的工作和饭碗。
从趋势来看,接下来的几年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会更加的大放异彩,而一线城市的公司和企业为了业绩的增长一定会蚕食二三线的市场。到时候抱怨和谩骂会更多。
不可否认,微信无论是在个人、企业还是机构的应用都是如日中天的。似乎俨然成为了一种底层生态,说他会消亡,无异于痴人说梦,更别说会出现一个什么替代品了。
然而就在我读到小马宋的这篇文字时,我却真的开始思考,如果没有微信了,我们这些自媒体电商要怎么办?
2016年后半年,大家都在说互联网进入了下半盘。互联网的增长边界已经可见了。世界上能够通过智商能手机端上网的受众基本上已经都可以上网了,新的增量已经很少了。
罗胖在跨年演讲时提的国民总时间概念。一下子将所有行业扯到了一起。打游戏就没时间看电影,逛商场就没时间唱KTV,打篮球就没时间学英语,撩妹纸就没时间打零工,你以为你是做教育的,电影业和游戏业就和你无关吗?周末他看场电影、玩个LOL、去酒吧聊个妹纸、去健身房练上两个小时的腹肌,他哪有时间学习呢?
每个人的时间就那么多,长时间、高频次的关注是最为稀缺的资源。我的产品再好,没有地方说,也白搭。
而最为尴尬的事是,我们这些自媒体电商是生存在微信这个平台上的。无论是在朋友圈里刷屏的面膜广告,还是基于微信群的各种代购,又或者像咪蒙大大那样因为阅读量和活跃度高而带来的天价广告,再或者像我们这些基于公众号进行互联网产品销售的小业主,都指着微信本身的活跃度而活着呢。
你有多久没看自己关注过的微信公众平台了?
有多久没有在微信朋友圈里留言了?
以前加的微信群,现在除了发红包,还有谁在聊?
那么多服务号的推送,你真的有看吗?
如果上述四个问题大家都在回答NO,那么微信生态还能维系多久?
在微信如日中天的时候,思考微信来开之后的生活。
一个平台的没落其实非常迅速,而且不是因为你做的不好,只是有更加方便的应用出现了而已。防患于未然,追求社会的变化,才能让自己随时跟住形势的变化。
今天,大胖做了个调查问卷,希望看到的朋友帮忙回答:
大年初一,大胖已经宣布了开始学习使用斗鱼直播。希望帮助到更多的人。我想在2017年,将直播玩熟。
大胖想听听你的意见,你觉得下一个社交渠道会是啥。如果上面的选项没有包括你的选项,请您在后台留言。也许我老了,脑子不灵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