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时冒出个想法,写本书。
内容写什么呢,在没写之前,我脑子里想的是源源不断的收入。好像不管写什么,都能产生巨大的轰动。
第二天早上,我才想到从别人的刚需入手。满足刚需,才能有读者。我们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呢,也是从刚需入手,这样其他的顾虑都不重要了。
想起一件小事,那是我和导师的对话,导师给我讲了很多语重心长的话,也分析了利弊,结果我问出了一句特别无关紧要的话,具体是什么我记不得了,只记得导师很无奈,在他看来前景光明的事情,我怎么就畏手畏脚呢,平白拉低了自己的段位。
那个时候,我缺少思考,没有钥匙和那把刀,后来我找到了钥匙,还有那把刀“什么更重要”。
写文章什么更重要?
文笔重要吗,重要,看看古文观止就知道,可是多少人去读呢,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我自己都做不到,认为见识疏远而阔于事情,哲学层面的知识,历来是少数人的专利,可向往,不可模仿。
逻辑重要吗,重要,可是我们看到大部分人不喜欢数学,就知道那不是他们的刚需,大部分人都是凭感情行事。思考是很累的,即使笑来老师说不累,有次我读计算机基础,读完睡的很香,刚接触新知识,不熟悉的感觉会有新鲜感,也有疲劳感。
有用重要吗?重要,百度一下,甚至成了人们的口头语,可这么说的人都是不想付费的,他们认为互联网时代的特征是免费。如何让人们付费呢,那就是让读者觉得不买就吃亏。
什么最重要?有用!
藉藉无名之辈,写一篇文章都不易。可是在一个新领域,很容易获得关注。昨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属于入门指导,可好评如潮,为什么,人们在不得其门而入的情况下,他写出了详细清晰的操作方法,对,就是说明书,这就是刚需。
笑来老师那一把刀,找发展最迅速的事情做,这时候没有成形的模式,没有固定的打法,反而缺少约束。
这把刀也适用于写作,在一片未知之地,去过并写出攻略,这就是一个好办法。
另外一种思路是,我不知道什么,我想知道什么,应该知道什么。
领域是我们要仔细选择的,区块链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