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经历的事让人情绪起伏很大。手上目前有两个烫手的山芋,都面临退学。一个是家长执拗地希望学校能够再给学生一个学期的试读机会。
我特别天真地觉得学校文件摆在那里,打破规则简直是自己打脸啊,所以就在跟家长沟通的时候咬住这个原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然后聊了老半天,发现没用,家长根本没往心里去。继续去找书记、找院长。
最后还是院长比较聪明,他首先强调读书这件事主要还是看小孩自己的意愿的,如果他自己都不想读,那外围做什么都没用了。其次,他让家长和小孩分别写个申请书,之后学院帮忙递交到学校去。其实我有一种院长随便甩锅的感觉,把责任往上推给了教务处。但确实这么处理很有效,对家长有推动力,他们立马从办公室无尽的谈话中解脱出来,着手去做一些努力了(虽然这个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至少试过了吧)。后来再反思,觉得院长很厉害的一点是,他不把这个事情推给自己,让自己纠结。很轻松就化解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忽然发现自己是那么地想为自己的工作失误开脱,我努力地美化自己工作中的表现,还踩了学生一脚(在院长问我这学期上课表现怎么样的时候,我说他基本上都在寝室待着,明显让家长下不来台啊)。
后续再找副书记谈话的时候,副书记也是当着学生的面尽力表达他上学期各方面表现不错,但最后考试没有去。学生似乎因为被捧了一下,也没有当面否认。或许人性就是这样吧,人们喜欢粉饰,尤其别人说你好的时候,你不会反对他,即便他说的根本是无中生有。我忽然想到自己以往在汇报工作过程中美化自己的行为,明白了自己的这种劣根性。
因为美化,有时候你觉得虚伪,然后你就与自己的真实感受保持了距离,慢慢地就会变得不认识自己。所以我想,承认自己有所不能,承认自己的失误,是一种冒险,更是一种勇敢吧。
在这过山车一样的几天里,我的立场是摇摆的,一下子站在学校规则的层面,替学校守护规则;一下子站在家长的层面,理解他们的难处,对孩子寄予厚望并怒其不争;一下子站在学生的层面,认为他应该有选择的自由;一下子又站在学院领导的层面,想着怎么帮他们减少困扰。而独独不确定,我到底要承担一个怎样的角色。
但我刚刚想到三角关系的处理方式,往往是回归到两元关系。所以,我可以做一个这样的下属,提前将情况事无巨细地告知领导,承认自己的错误,讲出自己做过的事,帮助其找到思路;做一个理解家长难处的老师,承认他的无力感,接纳他希望孩子好好学习的愿望,帮助他出谋划策;做一个理解孩子需要的老师,肯定他内在的动力,赞赏他曾经的努力,支持他后续的决定;做一个学校规则的支持者,向学生和家长澄清规则,理解规则制定的背景和执行中的困难,以及坚持执行规则对维持学校稳定的重要意义。
啊,可是我这样一想,就觉得自己很分裂。
是不是可以回到自己的角色上,哪一边都不站,就像院长那样,就事论事,积极解决问题,以实现目标为导向,把责任还给责任人呢?
2
另外一个学生,收到两次退学警告,上学期很多科目没有去考试。家长接到电话,很心急。而我第一反应却是之前那次退学警告没有联系到家长,之前甚至忘记了让这个学生留下家长的电话。这个失误是有心理学意义的。为什么我会关注到一些人而忽略另一些学生呢?是工作量超负荷以后自己主动屏蔽吗?是对不主动的学生选择性遗忘吗?这个失误也让我心慌不已,纠结许久,想来想去还是心虚,就找领导汇报了这个情况。
领导虽然说得很委婉,但也能听出我做的这些不厚道的事给他工作添了不少麻烦,以及似乎这接连的工作失误让他感到我工作很不尽心。我不确定这是自己的反移情,还是确实如此,但我确实有点在意领导的看法和评价。通过这些惹麻烦的经历,让我感到自己在领导心中形象不咋地了。
是不是我潜意识中的破坏冲动,让我总是给领导惹事?领导意味着权威,所以我这种惹事、挑战权威的表现,可能是我自己身上的一个情结。因为之前我是善于顺从,害怕反对我父亲的。这之后我遇到强势的领导,确实很喜欢被动攻击、反抗他们的期待。好像这种反抗能让我获得自由,却也将关系推远了。
好吧扯远了,想了想,似乎我的焦点错了,我把更多的重点放在了自己身上,而不是学生身上。我通过学生的问题,处理着自己内心的矛盾情感。这显然不是很好。
所以下午和办公室老师讨论应对方案的时候,我们决定把关注点放在学生自己的就学意愿和问题解决策略上,尽量避免去挑起他们对我们工作的挑剔的部分和他们的受挫情感。这一办法好像还蛮有效的。虽然自己在话没说出口的瞬间,还会意识到这些待说的话或许会将攻击引回我们自己身上,而这让我有些不安。
实际上,虽然下午来的学生家长的亲戚有一点强势,但我们还是成功把话题引到问题解决的思路上了,并没有纠结在前面的谁对谁错里。只是要给领导添一些麻烦,后续让他帮我们推进工作。这是不是另一方面的挑战权威呢?
3
惹麻烦(挑战权威)-主动承认错误(被动攻击)-甩锅(挑战权威)-被指责或关注到(引起注意)-借助外力提供解决办法(获取帮助)-问题解决(成功)。
如果我的模式是这个样子的,那么我就是依赖的,而不是独立的。
实际上这个模式是离不开权威的帮助和支持的。这让我想到在婚姻关系中,我也常常偷懒这么干,把一些难题都交给了老公。
而自己读博这件事迟迟办不下来,会不会是因为心里面觉得权威(如父亲)不会支持我?我对于麻烦别人这件事还是有点怵得慌,考英语这件事让我感到家人不会支持我,写推荐信什么的让我觉得导师会嫌烦……总之都是自己在意的人,但觉得他们不会支持我,因为不能感到被支持,所以最后真的无法借助外力解决问题?反过来,如果我觉得考英语这件事是理直气壮的,丈夫要支持我;读书这件事是理直气壮的,导师要给我写推荐信;出国这件事是理直气壮的,家人要替我摆平家事……那么我就可以感到自己是被支持的,然后借助外力的帮助,实现出国读书的想法。
啊,这个推理真让我吃惊。
只要我不在意领导对我的看法,把锅甩出去,就能把问题解决了。
只要我不在意家长对我工作的质疑,把关注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就不会把事情搞复杂了。
只要我不在意家人对我出国的担忧,把英语、导师、专业搞定,我就能出国深造了。
只要我不在意审稿专家的眼光,把文章投出去,就能知道哪里需要修改,最后发表了。
……
这里可以衍生出无数个“只要"。"只要"的背后是放下自己的猜测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放下自恋,放下担忧,放下内疚,承认自己不够好,承认自己的失误,承认自己的渺小,承认自己需要找人帮忙,然后,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实实在在地借助外力,助自己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