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小结-第三稿

过年的时候,常听人祝福“年年有余”。那么有了余钱又该怎么处理呢?

我听到最多的做法,是存银行。先预留一部分钱应急,剩下的倘若一年不用,就存一年定期,两年不用就存两年定期。毕竟定存的时间越久,利率越高。

这种做法看似不错,其实并非最好的选择。让我们从存活期和存定期两方面来分析。

1 存活期,其实在亏钱

要理解为什么活期存款其实在亏钱,首先要理解通货膨胀/通胀的概念。

人有两个一生之敌:税收和通胀。这两个我们想避都避不开,想逃也逃不掉。

随着通货膨胀,市面上的钱会越来越多,物价会不断上涨,导致人的购买力会不断下降。本来1块钱的鸡蛋,可能通胀不久后就涨到2块钱了。我就经常能在饭桌上,听奶奶和爸妈拍着手抱怨现在的菜是卖得越来越贵,而当年是多么的便宜。

换言之,随着通胀的发生,维持日常生活的开销会越来越大、手中的钱也在不断贬值,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了。

那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市面上的钱会越来越多呢?多出来的钱,当然是政府发行的。有可能为了弥补财政赤字、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为了平衡汇率等等原因,政府就过量发行货币,导致通胀。

00年到16年,我国通胀率2.7%,世界平均3.8%。如果我们把钱存活期,看似在银行很安全,还能有点微末的利息小赚,但其实是在以2.7%的速度不断贬值。更别提把发的工资藏床底、藏枕头下了。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能至少以2.7%左右的速度增至财富,让余钱不断生钱,就能平衡掉通胀带来的损失了。这就好比红皇后对爱丽丝说:在我们这里,即使想要停留在原地,你都得拼命奔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把钱放哪里,才能更赚到这个利率呢?我们还是按照原来的思路,把钱分为两类:应急用的和剩下的。

2 应急用的钱,可以放货币基金

人总需要有应急备用的钱。虽然天灾人祸,单拿出来看都是小概率事件,但时间一长就总会发生的。有可以随时取出钱来应急,到时候就不至于手忙脚乱。

应急钱最好的投资标的是货币基金,这毋庸置疑。因为货币基金,既有像存定期的利率,又能随时拿出,像存活期一样的方便。

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事呢?因为银行的利率是被央行规定死的。但银行也会缺钱啊(比如很多人都突然跑来取钱),这时候就得向别的银行借钱。这借的钱一不用缴纳存款准备金、二不受利率的管制,因此利率要比定死的存款利率高得多。

货币基金就是投放于这个银行间的货币市场。这个市场普通人无法进入投资,因此我们只能假借基金公司的手,通过买货币基金投资。

银行间借钱的特点就是资金量大、时间短。比如隔夜、三天、七天等,因此流动性也很高。比如一般的货币基金都可以今天(T)申请赎回,第二天(T+1)就能到账。有的甚至能分分钟到账。

比如余额宝,就是一款货币基金,其利率会随着银行间市场的利率波动。13年钱荒的时候,利率一度达到了6.7%。目前利率大约在4.3%左右。历史上货币基金只在1929年大萧条的时候亏损过,一般不会亏损。

那么购买货币基金有什么小窍门呢?香帅在其金融学课堂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1. 挑选散户比例大于60%的货基 一般机构资金量大,对市场的利率波动非常敏感,申购、赎回会很频繁。因此会对货基的安全性、流动性造成很大影响。 可以在买之前看一下持有人结构,当散户占货基的比例大于60%的时候,可以说是比较安全了。

  2. 基金规模适中,100亿-400亿之间 银行的存款协议,利率是由基金公司和银行一起商定的,基金规模太小,就没什么话语权;倘若基金规模太大,比如像余额宝那样,市面上也很难有那么多好的价格,因此很难有好的收益。

  3. 手续费低、历史业绩好 [图片上传失败...(image-d086f1-1522915060649)]

此外,周五不买入、周四不赎回。因为周末是不工作的,没有利息;在月末、季末、年中、年底,市场资金比较紧,这时候申购基金的话,收益率比较高。

小结一下,应急用的钱,与其存活期亏钱,不如存货基,不亏还能有点小赚。

3 长期闲置的钱,应该投往何处?

所有的余钱,刨开存在货基的应急,剩下的钱应该投资什么标的,利率才能越过2.7%的及格线呢?我研究下来,比较认同两个方向:股票和房地产。

买房可是大买卖,所以让我们先从股票说起。我比较认同马尔基尔在《漫步华尔街》中的观点:定投指数基金,并长期持有。

这其中有三个概念:指数基金、定投、长期持有,我们来一个个解释。

3.1 什么是指数基金

购买指数基金,就是购买“一篮子的股票”。这里也有三个概念:股票、基金、指数。这个展开了说可以复杂到写书,我简单些说。

比如公司想扩张但资金不够,于是就把公司一部分所有权卖给投资人,以后业绩涨了,就拿一部分利润分给投资人,这就是分红。那么怎么证明你投过钱呢?就每人发一些股票。

也就是说,股票,是你拥有该公司一部分所有权的证明。公司业绩好,股价上涨了,你卖了股票就能赚钱。或者你不卖,公司会定期拿出利润的一部分出来发股息,你还是能赚钱。

股民们通常更关心股价,因为股价的起起伏伏牵动着他们的心,倘若股价高台跳水,有的股民也忍不住要跟着跳下去。

但你可能是个萌新啊,不知道该买哪只股票,生怕买错了也跟着跳了;或者考虑到股票太贵了,股价是几块的还好,如果像茅台一股要几百,最少买一手一百股都要上万,一下子可能没那么多钱。那可怎么办呢?

可能不仅你钱不够,很多人都钱不够,于是大家凑一起,一人出一些钱放入资金池,拿整个资金池去买股票。可能其中有的人比较会挑股票,挑好了一些股票然后按比例买下。这就相当于是基金了,挑股票买卖的人就是基金经理了。

也就是说,买基金,就相当于你用很少的钱,就把基金内的股票都买了个遍。

当然这些股票有涨有跌,基金经理就会根据这些股票的涨跌,以及它们占基金的比例,算出这支基金总体是涨是跌。如果一支股票买的很多/占比很大,又涨的很好,那么基金业绩自然不错;如果一支股票只买了一两手,不管怎么疯涨可能都不怎么会影响基金业绩。

和股票类似,基金总体业绩涨了,你就能卖掉赚钱。或者等这些股票分红,你可以按照出钱的比例分到股息。

其实这个算基金总体业绩的方法,和指数的算法相似。可以把整个市场想象成一个超超大的基金,那怎么看整个市场是涨是跌呢?于是就有人发明了指数。只不过指数不看股票所占比例,而是要看其市值。小公司股价疯涨,可能都不如市值大的大公司涨一点点,对市场的影响大。

所以你现在就理解了,指数基金,就是专门购买“构成指数的股票的基金”。

比如沪深300,就是把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上市值最大的300支股票,按构成该指数的比例统统买进来;比如中证500,就是由全部A股中剔除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及总市值排名前300名的股票后,总市值排名靠前的500只股票组成。

因此,买了沪深300指数基金,就会跟着沪深300指数同涨同跌。你就能始终获得这个指数的收益率。

3.2 为什么是指数基金

你可能会感到奇怪,仅仅是指数收益率的话,最多只能获得市场的平均回报。而在股票市场上稍稍打听一下,各种“买了就涨停”/“十年十倍”的传奇故事不绝于耳,为什么我们不去争取一下获得这些超额的利润呢?

3.2.1 投资忌贪

首先要说一个心态问题,不要贪。你不可能挣到世上所有的钱。属于你的钱当然要挣,但有些钱毕竟不属于你,就不要强求。

买了股票,可能会涨,也可能会跌呀。高回报,一定是冒了高风险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冒了会跌高风险,就一定有高回报涨回来。很容易赔了夫人又折兵。

要知道,光靠买东西消费,是无法把一个家族的财富迅速败光的,能做到的只有失败的投资。如集装箱的发明者麦克莱恩,他改变了世界,获得了巨大成功后,也成为了美国首富之一。但仅仅因为一次失败的石油投资,导致迅速破产,并欠下了十几亿美元的债。

投资需谨慎,并非只是一句空话。一旦发生,就能毁掉一个人一辈子、甚至两代人的积累。

3.2.2 专业

那么你可能会问,那些懂得炒股的大神们,又是怎么避开高风险的呢?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专业。

除开运气的成分外,他们都对行业、对公司非常了解。研究公司基本面、像追连续剧一样追着看年报季报财报,甚至要登门拜访上市公司、实地考察。换言之,他们都花了很多时间精力来研究股票及其背后的公司,已经非常专业了。

投资股市,对他们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余钱的去处,而是他们的主业。

普通人未必能有那么专业。不理解行业大势、不理解公司业绩,一听小道消息马上美滋滋地买入,赚了点钱赶紧落袋为安、赔了钱就捏在手里总等着涨回来平仓,自然只能是被割韭菜的料了。能赚到是运气,会亏钱才是日常。这就是股市其七亏二平一赚的来历,专业化程度高的人,毕竟是少数。

那如果你觉得自己很聪明,想要通过研究股票,与其他聪明人在股市中博弈呢?

3.2.3 研究股市值得吗

先说结论:我认为,对于不以投资为主业的人来说,花时间研究股市来追求超额利润,不太值得。

1. 市场平均回报,已然不错

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其实已经能超过八成散户、三分之二的基金。没有错,市场上的主动型基金,即那些专业的基金经理操盘买卖的基金,大部分收益都不如市场平均。

一辈子都沉浸在股市的Livermore,从5美元起家,巅峰时坐拥一亿美金,晚年在回忆录中也得出了结论:一个人无法长久地击败市场。

因此普通人又何必多费这心呢?平均收益就已经很不错了。

2. 仅仅靠投资,无法财务自由

想要追求超额利润,可能是因为你听说过“复利”的魔法。比如说,拿着一笔钱,假设每年可获得10%的收益,那么利滚利七年后,就能达到本金翻倍的效果。

这听起来恨激动人心吧?毕竟金钱永不眠,通过利滚利、钱生钱,就能从被压榨的劳动人民,翻身成为剥削金钱的资本家。

但仔细想一下,复利要能实现,存在三个变量:本金、收益率、时间。

首先部分投资收益主要源自于本金,而非利滚利。七年翻倍没毛病,若不用复利,只用本金产生单利呢?七年总共的收益是10%乘以7,70%和100%,其实差别不大。那么试问,这大量的初始本金从何而来呢?

其次,长期、稳定的收益率,现实中很难实现。因为根本不存在能长期指数增长的东西。更贴近现实的模型,是S型曲线。指数增长,只占了其中在扩张的一部分。

[图片上传失败...(image-487e4-1522915060649)]

当然你可能会说,只要挑选不同的投资标的,让其中每一个标的都在扩张的增长期,那么总收益率就能稳定指数增长了呀。

这话确实没错,那么如何挑选出正在扩张的投资标的呢?如何保证其会持续扩张呢?如何选股依然回到了“专业化”的问题。你得投入巨额的时间精力,来获得1%的超额回报。你得知道,与你同台竞争的,不仅是其他散户,还有机构的专业玩家,你能通过学习比他们更专业吗?投资可能只是你的副业,而却是他们赖以谋生的主业。

当然,林奇也指出,机构投资者要花大量时间解释为什么买/卖这支股票。而且要为资金负责,暂时亏损的股票,即使知道会涨,也不得不卖掉,来粉饰业绩。而个人投资者就没有这种压力,发现了好的标的,无论如何亏损,都可以随意加注。

但我还是觉得,把研究公司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个人主业的研究,收益会更大。

最后是所需的时间。复利是指数增长,只要时间足够长,越往后财富就越会井喷式上涨。

举个例子:池塘里水草疯涨,40天长满的话,长到池塘一半要用多久?答案是39天。也就是说,一半的水草都是最后一天长的。复利增长也是如此,大多数的财富增长,都是来自指数增长的后期。

这就有个悖论了,年轻的时候,想消费也消费得动,需要钱却没钱;年老的时候,消费不动了,却坐拥很多钱而无处花。

而且时间是个不可控的因素。复利中收益率一点轻微的扰动,都会对最后的财富积累有影响。

以上啰里啰唆一大堆,总结一下,就是希望你能理性看待“复利”,不要过分迷信复利的魔力,以为买了股票就躺下等暴富,不存在的。

除非是真的喜欢投资,不然最好还是把余钱的获利当成是意外收获,精力应该放在主业上。

好像扯得非常远了,我们来说第二点:定投。为什么是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投入资金呢? 倘若在每一段波动的低谷买进,每一段波动的高峰卖出,岂不是能赚更多吗?

3.3 择时很难做到

想要吃进每一段小波动的收益,需要有“择时”的能力,即需要能预测到股票未来的走势,即将要上涨或即将要下跌,进而买入或卖出。

为了做到这一点,就产生了做短线的“趋势投资者”,或称投机者。他们对公司不感兴趣,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研究股票的“蜡烛图”,研究BOLI线、MACD,看有没有死叉金叉。倘若一众指标都看好,那就果断买入。

其结果自然有赚有赔,倘若赚了,趋势投资者会说这是分析图表的功劳,进而更加坚信了趋势投资法;倘若赔了,他们会懊恼于自己没有分析清楚。

不觉得这里面有悖论吗?为什么算命的都很准?因为算准了才是算命的,算不准都是骗子。一样的道理。

马尔基尔在《漫步华尔街》中,用计算机模拟了趋势投资者的各种技法。结果表明,不管他们比对了多少指标,预测的结果和抛硬币瞎猜没有多大区别。换言之,“择时”是不可能的。

因此,按照固定的时间来投入金钱,是一个更好的选择。长期持有的话,当年买入的一点点成本差异,就会在整体投资中被稀释,变得无关紧要了。

你可能会好奇,既然趋势法赚钱全靠运气,为什么市场上趋势投资者依然大行其道呢?

首先,券商很喜欢这种人。因为只要有交易,他们就能收取佣金。而趋势投资者,往往喜欢频繁交易。他们今天买入、明天卖出,甚至上午买入、下午就卖出,换手率极高。无论他们赚赔与否,券商收到的佣金可都是实打实的。

其次,人们不喜欢不确定的事情。趋势法明确告诉你,各项指标都显示良好的时候,就会涨。这就让人心里感到很舒服,因为很确定。倘若亏了呢?那自然怪罪不到方法的身上,一定是自己没学好。

最后,人们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在收益率上有回报。研究趋势法的各项指标、各个曲线,能让人有为之努力的感觉。而简单的“买入-持有”策略,往往让人感觉在放养,会因此怀疑其可靠性。

总结一下,想要吃进每一段收益,往往需要频繁买卖,而每次买卖都需要缴纳佣金,导致收益率可能和简单持有差别不大。更何况“择时”买卖是不可能的,收益率只能更差。因此,简单的定投是一种更好的策略。

你可能想问,买入成本不计,是基于长期持有的前提,这就需要大趋势一直向好,那么股票一定会涨吗?一定能跑赢通胀吗?

3.4 从长远来看,股票一定会涨

股票是一种,短期的风险很高,而长期风险很低的投资标的。只要经济还在发展,长远看,股票一定会上涨。要理解这个原因,我们就要更深入理解什么是股票。

做短线的趋势投资者会认为,股票就是不断跳动的数字;做长线的价值投资者会认为,股票是代表了公司。维持股价上涨的原因,是背后公司的不断盈利。

那么把视野放得更远呢?股票上涨,在背后支撑的,是国运。只要中国不打仗,有适合企业生长的土壤,企业就能不断挣钱盈利,股票就会不断上涨。

那么中国经济,未来还会持续增长吗?我比较认同吴军在《硅谷来信》中的分析:

中国目前经济增长6%-7%,对比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如美国,只有1%-3%,已经很不错了;再对比历史上亚洲其他发达国家,如日本、韩国等,经济增速放缓后,也以4%-6%维持了20年,实现了软着陆。

因此,不出意外的话,中国经济也能实现软着陆。20年后,中国就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换而言之,我们这一代人,都是中了巴菲特所说的“卵子彩票”。

那么股票能否跑赢通胀呢?其实股票天然有抗通胀的特性。因为股票买的是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权,随着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自然会带动公司的资产价格随之上涨。

[图片上传失败...(image-222529-1522915060649)]

上图是我在《漫步华尔街》中拍的图表。意思是说,美股平均收益率差不多在13%左右,持有的时间越长,收益的波动性越小。持有15年就只有正收益了。中国股市不够健全,因此波动性更大,收益率也会更高。

Jesse Livermore曾在《股票作手回忆录》中写道:“赚大钱不能靠股价的短期波动,而是要靠大波动。不能光看个别的起伏,而要判断个股的大趋势和大盘的行情走势。”“总是“坚持不动”让我赚大钱。能看对波动并坚持不动的人才真厉害。”

尤其是购买指数基金的话,除非中国整个金融市场消失,不然无论其中公司生死存亡,指数永远都会在那里。

总而言之,从长远来看,股票总是能涨、且能抗通胀的。不如当15年定投买,扔进去就任其涨跌,需要用钱取就行了。

3.5 买指数基金的小技巧

你现在已经明白了马尔基尔的建议:定投指数基金,并长期持有。那么指数基金该如何买呢?

研究指数基金的大佬有很多,比如雪球上的“银行螺丝钉”和“ETF拯救世界”。螺丝钉最近还出了《指数基金投资指南》来系统梳理如何定投指数基金。

小白的话,可以关注他的公众号,他每天会公布研究的指数基金,有没有低估/高估。只要绿色的低估买入;黄色的正常估值持有;红色的高估卖出。这操作就很简单了。

此外,公众号磕基也提到过一些定投技巧,比如先根据历史判断指数基金的基准值,指数低于基准值越多,就投入越多的钱;高于基准值越多,就拿出越多的钱。这样走完牛熊周期,能获利更大。

定投指数基金就到这里了,接下来聊聊第二点:房地产投资。我对此研究并不多,只能分享一下我的理解。

3.6 房地产

似乎人人都绝望于高房价:买不起。但徐远用数据分析了当下的房地产市场,得出以下结论:

  1. 对标纽约,北京房价相当于东京90年房价泡沫的1/16,因此不能说有泡沫。只不过我们身处于此,眼瞅着房价上涨,更加感同身受。

  2. 我国房价的快速上涨,符合全球的一般规律:经济增长带动房价上涨。而且上涨的速度、幅度都和其他国家差不多。

  3. 我国房价还有很大的上涨潜力。无论从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房价水平、城市化率等等,都是如此。

  4. 政府是在调控房价增速,而非房价的水平。即使在政府高压强控之下,房价依然坚挺,可以说有非常良好的基本面支撑。

换言之,对比日本、韩国,中国房产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只不过已经过了买哪都能赚的阶段,有了优劣,需要判断。

更何况,房子可以再造,但地段附近的资源,永远是稀缺的,这就保证了一些位置下房产的投资价值。

投资房产,是一个家庭非常重大的事项,一般都会亲自登门、反复查看,而不像股票债券之类,动动手指即可购买。冷静分析、反复考量下,获益的机会更大。

那么如何挑选城市买房呢?要知道,房子,如同城市的股票;而租金,就如同股息。房子的上涨是依附于城市的上涨的。

徐远给出了八大要素,就相当于是房子的基本面数据了:

l 城市规模。GDP/人口总量 大城市比小城市好,因为网络效应,人口总会向大城市聚集,就能带动房价。

l 人口流入

l 人均收入

l 土地供应

l 儿童数量的增速 家有小孩要上学,房子就会变成刚需

l 上市公司数量 说明了城市的经济活力好

l 财政收入 财政状况好,才不会卖地,来压低房价

l 服务业占比 服务业更能对抗经济下行。

查询后,各城市排名如下:

Ø 人口:上海、北京、广州、深圳

Ø GDP:上海、北京、深圳、广州

Ø 人口流入:深圳、北京、广州、上海

Ø 人均收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

Ø 儿童数量:深圳、厦门、北京

Ø IPO:广东、浙江、江苏、上海

Ø 财政:上海、北京、深圳

Ø 服务业:北京、上海、深圳

总结:深圳7票、北京7票、上海7票。

留言中看到有许多人,因为身处三四线城市而焦头烂额。不得不说我出生于上海,起跑线已经优于许多人之上了。而这完全与我个人能力无关,仅仅是运气使然,是中了“卵子彩票”。

有多少我习以为常的事情,是他人梦寐以求的啊。“要知道世上许多人,并没有你生来这般,优渥条件。”深以为然。

那么具体应该如何买房呢?

这个我实在没有发言权。曾经买过分答上面的“房产精进指南”,里面似乎有一整套体系,从体术用的角度来解释如何买房。大到房屋位置、小到装修施工,处处都有学问,简直是另一门学科。我还是需要抽出时间来不断学习才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311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39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671评论 0 34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52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53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31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40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73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6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37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39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01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5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5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85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497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86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股票这个东西就是艺术,而不是科学,只能悟道而不能学习。 首先,林奇上来就说,业余投资者要比专业投资者业绩更好,这句...
    guoke1937阅读 2,991评论 0 8
  • 著名财经杂志《财富》对本书的评论是:如果你一生只读一本关于投资的著作,无疑就是这本《聪明的投资者》。 首先介绍一下...
    惜她阅读 6,802评论 0 34
  • 第六章投资基金的重要原则正确的投资理念:长期投资选择时机:该出手时当出手基金定投:最适合工薪阶层的投资方式信息分析...
    你在学校阅读 11,912评论 7 52
  • 学习到的技能是需要反复练习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提升,如果只学不习,等于只完成了一小部分,更高级的只能通过不断的练习...
    高密中百阅读 171评论 0 0
  • 海尔集团创业三十二周年暨海尔精神、作风迭代互动会12月26日举行。海尔将探索从制造电器到“网器”,搭建起具有生态性...
    科技银儿阅读 2,014评论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