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去过新疆。
从去过的朋友描述来看,那里的人比较单纯质朴,美食如烤包子,手抓饭等被他描述的有滋有味,好像那里的牛羊肉才是正宗。
由于地广人稀,景点分散,在那里旅游时,路上的时间总要耽搁很久,也因此生出天地很辽阔的感觉。葡萄沟的丰饶甜美,火焰山的神奇传说,天山雪池的古老神话,让新疆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有一个同学到新疆支教,遭遇过一次风沙天气,他说吓得躲在屋子里很久不敢出门。那种遮天蔽日的狂暴是大自然在发脾气,毁天灭地的气势让人震撼。
在这个下雪天开始,翻开李娟的冬牧场。所见的一切又与想象和听说的不同。不停转场的哈萨克斯坦牧民,夏天要北上,和半山腰的云朵住在一起。冬天有南下,跟牛羊一起待在地下的窝棚里。
那些平实普通的叙述,怎么就那么让人念念不忘呢?
好像自己也躺在那个干羊粪围成的地窝子里,去扫棚,去放牧,去远处的荒野背雪块,去煮茶,去烧饭,去记录,在大把的时间里感受冬天。
那些冰冷季节里的温情画面,是不是这个民族繁衍生息下去的力量来源呢?
希望能找到生活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