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8】
叶公语【1】孔子曰:“吾党【2】有直躬【3】者,其父攘羊【4】,而子证【5】之。”
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6】于是,父为子隐【7】,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注释】
【1】语:来源于予。用语言描述给、接的过程,叫语。指说话。
【2】党:家乡,老家。
【3】直躬:正直,身正。直:正,不变。躬:原义指身,人形肉身。后来指弯腰。这里指原义。
【4】攘羊:人们通常解释为偷羊。编者另有他解。古代屠夫帮人宰杀羊,赚取报酬。宰杀羊时,一些东西,像羊肠之类的,要丢掉掩埋,有的雇主连羊头和内脏也不要了。有人聪明,在应该丢弃的垃圾中掺上羊肉,一起丢掉,然后再偷偷自己拿走,这个叫攘羊。攘:清理、排出动物消化道里的东西。有偷窃、平定、丢弃、排斥、厌恶的意思。
【5】证:来源于正,用语言描述出来真理真相叫证。这里指,告发,证明,承认。
【6】异:不同。
【7】隐:大的化为小的,去除的一个过程。有盖、蔽、藏的意思。
【译文】
叶公对孔子说:“我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这个当儿子的出面作证,证明他的父亲偷东西。”
孔子说:“我家乡的人的正直与你那里的人的正直不一样。我家乡的人,如果父亲做缺德事,儿子就跟父亲讲道理,告诉父亲不能这样做,劝阻父亲不去犯错,帮助父亲去除错误,消除隐患。如果儿子做缺德事,父亲就跟儿子讲道理,告诉儿子不能这样做,劝阻儿子不去犯错,帮助儿子去除错误,消除隐患。我们家乡的人就是通过‘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这种方式把正直在生活中体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