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国内来,适逢周末。于是头天晚上几个人一起商量,第二天去曼谷周边的水上市场游玩,由光叔当向导兼司机。
泰国是个多河川的国家,水上贸易曾经是其最主要的贸易形式,大多居民沿河而居,许多商贩都依靠河流为生。而位于湄南河三角洲的曼谷,由于地势低洼,更是河网密布,加上人工运河,在19世纪时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直到今天,曼谷及其周边许多城市仍保留着一些古老的水道和水上集市。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水上市场成为泰国旅游的一大特色。
我虽然在曼谷多日,但之前一直没有机会去体验过这一特色。不知道我们将要去的水上集市是什么样的呢?我们的汽车往西南方向缓缓行驶,大约过了一个半小时,来到一个既不繁华也不特别的小城镇。随着汽车继续深入,经过一座不太长的石桥时,一幅“小桥流水人家”似的原生态画卷映入眼帘,让人禁不住兴奋的惊呼“Wow”!不远处一座座拱形小木桥连接运河两岸,桥底下宁静的河面上,停着几条小船,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小木屋沿河道两旁整齐排列开来……汽车过了石桥再向前行驶不远,就是停车场,在一个寺庙旁边。可能周末的缘故,停车位全被占满了。我们绕着停车场兜了三个圈圈,好不容易才有一个刚刚开走一辆吉普的空位,让我们将车泊下。
我们来到了夜功府(又名Samut Songkhram沙目颂堪府)的安帕瓦水上市场(Amphawa Floating Market)!夜功府据说是泰国面积最小的一个府,位于夜功河畔,其历史悠久,出现的年代无从考究。夜功河由北向南流动,最终注入泰国湾。从Google地图上看,安帕瓦水上市场就位于夜功河的一条支流上。
我们下了车,穿过一段市集,一直走到一座小木桥的桥头,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水上集市的风光。拱形小木桥,桥底下流淌着岁月静好的河水,偶尔划过载着观光游客的小船;水上的小贩们满载着现烤海鲜的船上撑着大太阳伞,停在岸边,商贩们淡然地看着岸边来来往往尚不算多的游客,也不叫卖。河岸两边的泰式小木屋,有的是出售纪念品、小吃和甜点的商店,有的是各具特色的民宿,也有餐厅——不过很少,形成河边商店街。与国内水墨画般的江南古镇相比,这里的水乡又多了些许热带风情与斑斓色彩——五颜六色的水果,种类繁多的海鲜,别具特色的手工制品,各种颜色的啤酒和果汁饮料,琳琅满目。热闹的商店街向两边延伸,往一边走到尽头,就是地地道道的水上人家。这里的居民保留着传统的生活习惯,住着泰式支柱式木制房屋。我第二次来到安帕瓦的时候是傍晚时分。我一个人沿着河边一直走,穿过拥挤的人群,一直走到灯火阑珊处,离一座高大亮堂的大酒店不远,有一户木屋人家与之毗邻而居。而这户人家只是随意拉了一块布将窗户一挡,彷佛便隔绝了观光游人的所有喧嚣。一家人怡然自得地于家门前的椅子上乘凉,在屋前的河边浣衣。一切是那样和谐,又显得如此自然。
每每来到一个地方,我总喜欢逛逛当地人的集市。这个习惯,大概源于很小的时候爷爷常带我去赶圩(在国内,北方把市场称为“集市”,南方则称为“圩市”)。圩市为当时尚年幼的我打开初步认识除了家人邻居亲戚以外的世界的一扇窗口,我也是在那时候开始学会挑水果、看秤、看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大多数集市只是当地人的蔬果肉菜市场,却是最能够直接深入感受当地人生活的一种方式。多年前尚在象牙塔的我喜欢去逛南宁的花鸟市场,不知道那个市场现在怎样了。在广州工作时,喜欢下厨房的我亦时常光顾当地人的日常菜市,还饶有趣味地学着卖菜阿姨的地道广州话。然而广州最热闹的就数临近春节时开始的花市了,市中心几乎每个行政区都有花市,热闹非凡,作为不以买花过春节为目的的外乡人只去逛逛看看也很心满意足呢。与广州相比,深圳的日常生活集市就没那么多人情味儿了,大多只是与这个城市相适应的讲究便捷与效率至上的生鲜超市。
安帕瓦水上市场虽然是集市,却让人感受不到太多的商业气息。也可能是因为第一次去的时候我们来得太早了,后来我又去了一次才知道安帕瓦最热闹和拥挤的时候是周末的黄昏时分。这里主要是当地人的交易市集,当地与周边居民居多。与每天(5:00—12:00)开放的丹能莎朵(Damnoen Saduak Floating Market)早市不同,安帕瓦周末水上市场保留了原生态古老水乡的味道。据说丹能莎朵集市的每一个上午,游客络绎不绝。后来我们去了一次,赶了个晚集,因为是周末,经营时间延长了一些,但是我分明感受到了小贩们的无奈与疲惫。每天早早地开市,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且旅游团居多,确实太累了——没有时间休整,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沉淀。而到了周末才开放的安帕瓦水上集市,则灵动及精致了许多,这里的人们显得更加满足与安逸。外地游人来到这里似乎也释放了心底那一抹天然的良善,陌生游客相遇通常会互相微笑和礼让。由于安帕瓦水上市场离曼谷不远,只有约96公里,因此每逢周末总是熙熙攘攘,彷佛半个曼谷的人都跑过来了。大多数都是自由行的游人,旅游团很少,我们第一次去的时候没有遇到。
那天傍晚,我一个人走在热闹熙攘的商店街上,一家店铺的两个热情的妹子招呼我进去尝尝她们家的汤粉,只要20泰币。恰巧当时刚刚到达的我亦饥渴难耐,便对她们说我现在先去喝新鲜椰子水,回头一定品尝。当我提着买好的水和最爱吃的糯米粟回来的时候,夜幕已降临,游人明显少了许多。我点了小姑凉推荐的汤粉,心里很感谢有个不错的地方让我坐下来,慢慢享受美味。她们家盛装食物的餐具是用椰子壳做的,很特别,汤粉的味道也合我口味,没有放很多糖。我慢慢啃完玉米,喝完汤粉,发了一会儿呆,才向店里的一个小姑凉招手示意买单。“20 baht.”小姑凉对我说。我自觉地掏出两张20泰币给她,多的让她留着当小费。小姑凉摆摆手,示意只要20铢,多了不收。这反而让我觉得不好意思了,于是将自己的刚才外带进来食物留下的垃圾打包提走。出门时遇到倚靠在河边栏杆的一名男子对我微笑,我才意识到他可能是这家店的老板,在感谢我的光临和目送我的离开。
这里不仅是当地人中意的周末集市,还是当地人和周边居民周末组队坐船去附近佛寺参拜和诵经的必经码头,只因好几个佛寺都是沿河而建。沿着夜功河周边有许多个佛寺,据说都很灵验,吸引了不少周边的民众,有固定的香客。许多人来到安帕瓦都喜欢花上六十铢坐上河边码头任意一条小船去逐个参拜。其中有一座百年树中庙英文名为Wat Bang Kung,是一座神奇的佛寺,她的整体被一棵巨大的树木包裹着,据说被列为泰国十大灵庙之一。当年郑王与入侵大城的缅甸军作战之前,曾在这里休整,结果大败缅甸军,建立起泰国第三个王朝——吞武里王朝。
如果说,泰国的时尚属于曼谷的,浪漫是芭提雅的,风情万种让给普吉甲米,朴实无华的宁静悠远则是特别留给安帕瓦的。这里,需要你有一颗闲适放松的心灵,去真正发现她的灵魂她的美,去深入品味她的神韵。夜功河河水缓缓流淌着,无声无息地哺育着两岸的居民,一如百多年就已经存在了一样,愿她永远这样静静地流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