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迦之言
1
这几周跟着李笑来老师《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在更新关于投资理财的认知理念。之前听过太多的理财方法,不论是买基金、买股票、买美元。都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去年高位买的基金至今还是腰斩状态,半死不活。盲目追风只能是被套的命运。
于是下定决定,更新观念,学习知识,不能将辛辛苦苦赚的钱打了水漂。本着这样的理念,订阅了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专栏,阅读相关理财和经济方面的图书,试图让自己可以将这个世界看得更加明白些,而不是一味的将自己的钱交给别人打理,最后被动的接受结果。
去年开始读MBA以来,学习了更多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理念,让我这样一个理工女也能够了解更多的经济学知识,之前也买了这样的书来读,可是,面对一堆枯燥的概念就作罢了。有了老师引进门,也消除了自己内心的恐惧,于是又重新开始了相关的经济知识的学习。
越是没有资本的人,越是幻想着一夜暴富,可是这概率低到几乎可以忽略。
就像李笑来老师一直倡导的,要做时间的朋友,相信复利的价值。
这几天读了这本《斯坦福极简经济学》,明白了很多经济学的常识。今天挑出关于财富积累的内容跟大家谈谈我从这本书中得到的东西。
2
作者提出,人一生积累财富的关键,在于复利的力量。
如果我们计算一下退休后可以拥有体面的生活所需要的财富积累,那么在退休之前需要存的钱多的吓人,没有人有机会过几十次人生。你只有一次机会。
可是有些人凭借着对复利的重视,提前规划布局,也在退休后过上了想要的生活。
复利,听起来都懂,可是能做到的并不到。很多人会由于自己收入不多,觉得省也省不下多少,在一段时间之后,就放弃了。毕竟当下的享受是实实在在的,而未来再美也是幻想。
可是《稀缺》中也告诉我们,能不能做那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才是人与人最大的区别。而一个处在稀缺状态的人,想要摆脱这样的宿命,只有调整心态,及时稀缺,依然也要为未来早做筹谋。
既然决定改变就要看看下面这几个问题。
3 你能冒多大的风险?
个人投资:评估投资标的时,要衡量四个要项:报酬率、风险、流动性、税负。
投资风险的定义是,报酬率相对该投资的平均期望值有多高或者多低。
很多投资者讨厌风险,想要资金100%的安全,却又想着要尽可能高的收益。
其实有点经济学知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所有的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而想收益越高,那么相应的风险也越高。
那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你在投资中可以承受多大的风险,调整相应的获利预期。
作者指出,投资特定公司或特定债券的风险,可以借由“多样化“分散投资而减少。
多样化的意思是购买许多不同投资标的,比降低整体风险。多样化是有效的,因为某些无法预期的差劲投资,会被其他出人意料的良好投资所抵消。因此,就像俗话说的那样,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对于单个投资人来说,也许最容易的做法就是投资共同基金,把一组股票或者一组债券结合在单项投资里。
4 各种个人投资工具
作者给出才各种潜在金融投资。
银行账户:低报酬率,但安全且流动性好。
货币基金:货币基金投资于很多风险很低的债券,可能是政府或大公司发行的债券。报酬率高于银行, 有流动性,安全,但不如银行。
定期存单:报酬率优于银行账户,多少有些保障。流动性差。
多样化的公司债投资组合:风险稍高,流动性好。
蓝筹股投资组合:优于债券投资组合的报酬率,流动性好。风险较大。
高成长股票投资组合:风险高,收益率高。
贵金属:风险最高的投资之一。建议交给专家来投资。
4 你能用多少时间来投资?
脑海中有了这些选项以后,个人投资的最佳策略是什么?真相是:没有一点一体适用的方法。
只有考虑到你的投资时间规划,才会有一个有用的出发点。这一点就是李笑来老师提到的:给一笔资金判无期徒刑。
总的来说,时间范围,是你对风险承受度的一大关键因素。
短期而言,股市的风险很高,但如果视为长期储蓄,那么行情的欺负就很容易相互抵消,长期下来,很有可能因为耐心而得到回报。
你若要确保前的安全、流动性,那就别奢望高报酬率。
5 存钱越早开始越好
所有的投资忠告最终都基于一个事实:你需要存些钱,越早开始越好。
无论你是二十几岁、三十几岁、四十几岁还是五十几岁,总有上百万个理由让你无法存钱,但如果你不稳定储蓄,到了60岁或者65岁才想求得锦囊妙计,让你在退休后享有高水平的收入,那根本是缘木求鱼。
李笑来老师也在专栏中写到对于判一笔钱为无期徒刑的重要性,因为没有一定的资金作为1,怎么能奢望后面的0。而关于投资时机,现在就是开始的最好时机,因为过去不可期,不要总是看到别人获益了才想起来自己也应该尝试。他还建议投资时“不要全部押上所有”,这无疑是一种赌博行径,而理财不是。
所有的结果都有原因,追求财富的路上,一方面要开源节流,另一方面要学会投资,利用时间的效用让自己的财富实现增长。
时间是财富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