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还是在我上中学的时候,我的家离学校很远,每天我都要徒步好几里外的学校去上学。
有一个冬天的早晨,天气灰蒙蒙,阴冷潮湿,母亲把我从被窝里叫醒:该起床了,你快迟到了。
洗漱完,母亲早已把早饭放在桌子上了,是一碗鸡蛋炒饭。再看母亲,她则是拿了一个大碗,挖了一小勺油,里面放几块锅巴用开水一冲,这就是她的早饭了。
母亲边吃边说:今早比较冷,所以没有那么早叫你起床。你赶快吃完去上学,别迟到了。
我“哦”了一声,快速地扒了几口饭。其实,我早就醒了,只是不想起来而已。
我一路奔跑着去学校,风似刀划过我稚嫩的脸,冬日里的小路边没有我喜欢的野花,只有干枯的蒿草和一眼望不到边的郁郁葱葱的油菜田。远方,还有那袅袅升起的炊烟。
我气喘吁吁地跑到学校,整个校园都是一片朗朗的读书声。我,还是迟到了。
站在教室门口,我犹豫了很久不敢进去,因为,这节课是班主任李老师的英语课,透过下班窗,看到他戴着眼镜,背对着我,正专注地在黑板上写那些像蚂蚁一样密密麻麻的英文单词。
我终于鼓足勇气,推门而入。猫着腰,趁他不备,悄悄地摸到自己的座位上,刚坐定,正窃喜之际,只听到一声浑厚的男人的声音:这位同学,你迟到了,现在请你出去,重新敲门,用英文跟我说话。
我愣了一下,全班同学的都纷纷向我投来异样的眼神,我的脸刷地一下红到了耳根。我低着头沮丧地走出了教室。心情低落到了极点,一时竟没有敲门的勇气了。
我站在教室外的走廊中央,凝视着这一年四季都没有什么变化的校园,揣测着接下来自己将要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命运。
我想到母亲一定是担心我上学会迟到,来不及做饭,所以自己就只是草草地吃碗锅巴打发自己,她每天那么辛苦,还要赶着早早下地去干活。
突然对自己赖床的行为感到羞愧,如果我能早一点起床,帮母亲分担一点家务,她就不至于来不及做饭,我也不至于迟到。
平复了一下心情,我伸出手,轻轻敲了三下教室深红色的门,这种颜色,我很不喜欢,看起来让人心情格外的沉重,我问:May I come in please?
只听教室里传来李老师的声音:come in
我这才推门而入。
Sit down 老师又说。
坐下后,老师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他虽没有批评我,但是,他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迟到不仅丢了我自己的脸、丢了父母的脸,还影响了同学们上课的时间。从那以后,上学我再也没有迟到过。
后来的走上社会,我更不敢迟到。每次约朋友或者客户,我也都会把自己的时间提前一到半小时左右先到。
大部份情况下,都是我等人,因为,每个人都很忙,我不想因为我的原因而占用或浪费别人的时间。
人非圣贤,谁都有犯懒的时候。所以,有时候,我们那些看似坏习惯非旦不会让我们变的残缺,可能会让我们变的更加完美。
前提是,我们要用端正的态度来对待这些坏的习惯,我们就能从这些不好的习惯中有所感悟从而获得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