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树杂谈】: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一个词来评价一首诗、一张图、一幅画、一场电影、有时甚至是一条路,觉得它很好,好在它有一种能让人意味无穷的感受和领悟,但这种意蕴又难以用言语阐明,它是一种升华了的境界,这就是意境。比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作者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它向读者展示了两个画面,黄沙莽莽,无边无际,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时值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吞吐一轮圆日,雄奇瑰丽。真不愧是千古名句!山水画的“意境” 常常表现出画家主观的精神色彩,可以这样说,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所谓的情与景汇,意与象通,它借由艺术家的理想和感情,同客观的景象事物相统一,使观者感到言外之意、弦外音,境外味,受到感染和陶冶。 黄宾虹大师说:“吾人唯有看山入骨髓,才能写山之真,心手相印,益臻化境。由此看来,一个画者要向外发现自然,向内发现自己的深情,并把这份深情付诸于笔端,就像宗白华所言:“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把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此幅《梦笔生花》,我采用三段式构图,前段一峭壁挺立,山头植被郁郁葱葱,用大块重墨点染在山头;中后段数座高山峭然耸立、势冲云天、峰险谷深、云罩雾绕、中间云气流荡,以打破画面沉闷之感,郭熙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为了衬托云雾氤氲,我加重渲染了近处的山峦,尤其是在近处山峦低峰峰顶,着一个凉亭作为点景,吸引观者的目光焦点,也让观画者的心能有所停留,犹如站在亭内,美景尽收眼底,追求山水画“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境界。落款“梦笔生花”后,才觉得“数里入云峰”仿佛更妙。不知道能否让观者看出我借山、云、烟等隐去的山间许多景物,产生江山无尽、气象万千的想像与联想,如果能做到此,那应该就是画出“意境”了,我也大概快“入境”了。
宝树杂谈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