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热无效力,汇聚“艾、药、热”三种力量
马少群先生认为温灸是一种以适度之温热而起治疗作用的方法,其原理与传统的灸疗相吻合,具有“艾、药、热”三种力量,疗效甚大。温灸是以温热治病,“不热无效力”,而艾和药须借助温热而进入体内。
这其中也有对慢性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辨证辨病、选穴配穴、灸量控制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这些认识均是马少群先生在日常生活和临床实践经验中得出。
例如对热的认识,他说用暖水袋熨一熨身体就觉舒服,在春天气候暖万物生长,冬天冷生物则萎缩死亡。物理方面如热能溶解,遇冷则凝固。机器由热能发动则力量无穷。人身也需要热能,我不是专家说不出来,但我认为胃是人的热发源地。
02
总结灸量经验
马少群先生以其数十年的温灸经验为依据,总结出,温筒灸每穴每次的一般灸量应是:头面部穴灸20分钟;背部及四肢穴灸25分钟;胸腹部穴灸30分钟。
这尚且是比较谨慎、保守的规定,因恐初灸者不知深浅、随意延长灸时,引起弊端。实则慢性病患者在按此施灸1个月左右,以后多可延长灸时,因周身经脉的滞碍已渐渐灸通,故增加灸量一般不会引起上热及格拒现象而疗效会更好。
03
改良马氏温灸筒
马少群先生对传统的日式温灸器加以改良,使之价廉效高,是对温灸器的一个创新和贡献。《马氏温灸法》一书中认为马氏温灸器有诸多优点,如使热力更好地下返,作用于施灸部位,以及便于固定和操作等等。
04
穴位压痛感触诊法
马少群先生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些脏腑病的触诊规律。他认为各脏腑的病,相关穴位出现压痛感是较普遍的。因此在治疗前,穴位触诊能帮助医者了解病证的脏腑、经络归属,利于诊断。
如心脏病摸按每4-7胸椎棘突和少海穴常有压痛感,肝脏病摸按第9胸椎棘突下有压痛,或章门穴部位触之胀痛等等。如治疗后相关穴位的压痛现象没有消失,还不能说病已根治,须要治疗到这些穴位的压痛感消失为止。
05
积累和总结温灸治疗病症和穴位主治
马少群先生在其长达50余年的温灸临床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尤其是留下来的许多病案至今仍是我们学习和研究马少群温灸法的最主要材料。此马老在闲暇时间收集整理穴位主治,这些都散载在他的著作中,如气海穴,盲肠炎灸后痛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