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后一次简书,我想谈谈之前看过的这本书——《交往在云端》。对它的兴趣源于一次和朋友的聊天,我们曾在想,幸好有微信聊天这样的媒介,即使我们在异地上学也能维持这么多年的感情,我们就像悬浮在现实世界之上,在网络世界中保持着长时间的精神链接。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我们仿佛生活在一个由0和1编织的巨大网络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局限于物理空间的界限,而是扩展到了云端的虚拟世界。
南希·K·拜厄姆的《交往在云端》一书,正是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探讨,它不仅为我们揭示了社交媒体如何改变了我们的交流方式,还引导我们思考在深度媒介化的背景下,社会交往生态是如何被重构的。
本书的核心观点之一是媒介技术的变迁对人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拜厄姆指出,社交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面对面交流的局限,使得人们可以跨越时空的障碍,实现即时互动。假如没有社交媒体的诞生,可能我和朋友还在以书信往来,但书信的交流感终究受限,在日复一日繁琐的写字-装信-寄信-收信的过程中,我与朋友的交际或许将逐渐淡去,社交媒体的出现为我们的社交提供了全新的媒介,让人与人的交际变得更实时性。
同时,这种看似便捷的交往方式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即讯息。”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式,其本身的特点也在塑造着信息的内容和传递方式。在这种媒介环境中,人们的交往模式变得更加碎片化和表面化,深度交流的机会似乎变得稀缺,有些不好意思的话通常会被藏在书信里,但过于即时性的交流让人的对话变得直白许多,那些深度交流反而变得矫揉造作;换个视角来看,片面的碎片信息会导致网络双方信息不对等,这或许是网络论战产生的原因,片段化的成因、直白化的对话、隔着屏幕的双方,低代价感的争吵也因为云端的虚拟感而变得频繁。
书中通过对不同社交媒体平台的分析,展现了社会交往生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例如,小红书的简洁性和即时性促进了信息的快速流动,而微信的社交图谱则强调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网。这些不同的平台特性影响着用户的交往行为,从而在宏观层面上重塑了社会交往的结构。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吉登斯的“脱域机制”概念,来理解现代媒介技术如何将个体从传统的地域束缚中解放出来,进入一个更加抽象和流动的社会空间。
拜厄姆在书中也提到了隐私和监控的问题,这是深度媒介化时代不可忽视的议题。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个人信息的暴露成为常态,而大数据和算法的运用又使得用户的行为受到前所未有的监控。这不仅关系到个体的隐私权,也对社会的信任体系构成了挑战。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在此提供了一个批判性的视角,提醒我们在享受媒介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警惕公共话语空间的侵蚀和个人自由的丧失。
在结尾拜厄姆认为,虽然媒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但人类对于连接和归属的需求始终未变。因此,关键在于如何在新的媒介环境中找到平衡点,既充分利用技术带来的可能性,又不失人与人之间真实、深入的联系。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以及对媒介素养的持续培养。
《交往在云端》不仅是一部关于媒介变革的著作,更是一次对当代社会交往生态的深刻反思。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在深度媒介化的浪潮中,我们既是参与者也是创造者。我们需要不断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交往行为,以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并在其中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