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意见不合的情况,有时候是对事情的看法不一样,有时候是别人带着批判性的眼光来批评你的行为看法,下意识地我们总想辩解,想说服别人,想让别人理解我们的想法,我们的世界,我们的行为认知。现在理性的思考下,大多情况,我们有必要去说服别人么?
-1- 你要说服别人或许是因为自恋
你的意见被反对时为什么非要争辩?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
你被不熟悉的人误解时为什么非要解释,要别人理解你?你们本来就不熟,他理解你很重要么?
是不是你如果不说话不辩解,会压抑、会焦虑?
是不是更多时候你说服别人,不是为了你所认为的真理,不过是缓解自己的压抑,释放自己的焦虑。
心理学家说,非要说服别人是将“我”等同于思维,这是“小我”,而不是“真我”。由无数思维组成的“小我”是变化的,每一个想法的被质疑都令“小我”感到危机,于是“小我”会极力维护自己的想法。
小我”的重要特征是自恋,自恋的表现是捍卫自己的想法,是惧怕失败惧怕悲伤。
-2- 调整认知,承认多元化
世界本来不是只有一种可能性,甚至真理也只是对于某一时间段、某一时间段,你怎么就确信自己是对的呢?
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孟子认为圣人要成为圣人,必须“知天”,荀子却相反,认为“唯圣人为不求知天”。圣人观点尚不一致,你能说圣人们谁对谁错么?那作为普通的我们一定是对的?
所以我们要调整自己的认知,明白世界是多元化的,甚至真理有时候也不是永恒的,而是在发展中进步的。
理解认知因素对情绪状态的影响重大。当个体面临应激情境时,如果能够冷静的分析发生的事情,保持清醒的头脑,就不会引起高度的应激反应。说人话,就是,如果认识事件的客观性就不那么容易被激怒。
-3-人际中以说服别人为目的带来的更多是失去
说服别人除了让自己心里舒服一些,你还能得到什么?你能得到别人真心的尊重么?你能让别人注意你的才能么?你能因此得到知己么?
答案是都不能,而且更多的是失去。
有时别人看似被说服,只是不愿意继续探究,他不认为你有才华,不认为你是对的,仍然想自己想的,仍然做自己做的。这种表面的说服还会让别人有挫败感,而这种挫败感带来的不舒服会让别人不自觉的远离你。
人际交往中真的好像不需要太多的自我展示。
-4- 你要说服什么人
君子和而不同
志同道合的人,亲近的人,我们各抒己见。我们只是看法的一方面,没有必要去说服,我们在交谈中看到了世界的更多可能,我们在认知的不同里彼此互补、共同成长。
有些人的三观不正,那就更不值得你浪费时间去说服他。就像《欢乐颂》里的安迪在小邱失业时给出的指导性建议,小邱不但没有采纳,反而对安迪怀有敌意。
真正展示你的才能的地方是是辩论的地方,是销售的地方,是谈判的地方。真正要说服的是你的对手、你的客户。这时候你可以旁征博引,可以利用各种心理效应,让别人认同你,让他人接受你的计划,让顾客购买你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