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终,来个小结欢送18年
我是在17年初入坑水彩,之前画过一年多的彩铅,一路摸爬滚打两年整,感觉摸到门把手了。写点心得,以飨后来人。
先来张部分全家福吧。为啥是部分?因为有送人的。后面是越来越舍不得送走了。
讲真,按这产量我还真算不上是个勤奋高产的画者。客观原因平时要工作要带俩娃,能画的时间不多。越是时间宝贵,越是珍惜。所以我每次动笔,总是事先思考更多。从选图构图,素材选取到用色背景,都会思考一番,确保一次画出自己想要的效果。到动手画时,其实脑子里已经至少画过一遍,成功的概率会提高。
其实我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这样的画画习惯。最初接触水彩的时候更多地是在熟悉画材与控水。不同品牌的颜料,不同材质的画纸还有画笔,画出来的效果都有差异。而水份更是影响一幅画成败的关键。控水怎么练?真的全靠经验。有的水彩教程教把水份多少分为牛奶浓度、水浓度啥的。未必靠谱,因为画纸很关键。棉浆吸水而木桨则差些,粗纹与细纹在吸水性上也各有不同。用的笔也会对水份控制有很大影响。吸水性好的笔的控水技法就与普通毛笔不同。今年刚刚买了黑天鹅笔,感受特别深。这之前我用秋水斋。我以毛笔水量调色,用黑天鹅一般会不够,画一两笔就发干。只能重调。水份控制是门艺术。
水彩的魅力大概也在此。再牛的大师也无法完全还原一幅作品,即便是自己的。
下面是我17年初画的第一幅画,临摹自法国水彩画家的水彩植物绘教程。调色与控水完全掌握不好,边缘线非常明显,描线也不行。好吧,万事开头难。
对比下17年底的作品,这幅临摹了芭芭拉福克斯。芭芭拉的水彩有着美妙的光影,蜜汁吸引力。大爱大爱ヽ(*´з`*)ノ
临摹的这幅作品在花形及花瓣颜色方面还是比较满意。画到叶子有点崩溃,原作的叶子在色彩变换方面实在是强大,到我这就有点狗尾续貂的意思了。。最后真是强忍不适画到底。
以下是最近刚完成的,18年终告别作,临摹自网络照片。用色方面更为大胆,敢用重色了。前阵子还看到有小伙伴发帖讲不敢用重色。其实,画着画着颜色自然就敢用重了。包括混色撞色也会更为大胆。关键在于多多尝试。
18年算是突破的一年,我开始大量尝试照片临摹。一开始比较迷茫,不知道如何用色,不知道如何留白,如何运用笔触。于是找一些照片临摹的作品来看,看别人如何处理细节。这个很关键,通用技法在此前的临摹练习里都有学习到,但自己还不会灵活运用。所以看书看视频学习还是挺有帮助的。
时光虽慢,但从不辜负。2019年爱我所爱,无问东西。继续加油(ง •̀_•́)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