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由熊彼得提议,长波周期被广泛接受。
1,长波周期提出:利用主要资本主义的价格、利率、进口额、出口额、煤炭、生铁产量等进行实证研究。【一个周期的前25年到30年由于重要发明、新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因素,导致投资热潮,带动经济迅速增长。在之后由于热潮退去和竞争激烈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和利润萎缩,整体经济出现衰退和萧条。经过一段时间的合理化调整和降低生产成本,国民经济逐渐适应这种严峻条件,直到新的机会出现。一般头15年衰退,20年大量再投资,10年过渡建设期,5-10年混乱期。造成的原因不是外在偶然因素,而是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内在因素。各类商品都会波动但是主要固定资本起决定作用,如:蒸汽机、电动机等生产工具。18世纪以来,第一次长波是以工业革命为特征,1815年拿破仑战争为转折点,19世纪40年代为饥饿时代。第二次长波以铁、煤、石油重工业和运输业为特征,内燃机、电动机、发电机被发明,陷入19世纪最后20年的慢性萧条,转折点是1873年的证券交易危机,引起10年经济衰退。第三波以电力、化学和汽车为特征,20世纪20年代初,第二次科技革命作用殆尽,1929证券市场大崩溃引发严重萧条(成功预测)
2,长波理论诠释:长度和转折点不可精准预测【资本主义经济是一个在长波推动下多种经济周期综合运动的演进过程,在大周期下降时期出现的中周期的特点必然是经济萧条时间长而严重,上升时间短而弱】【大周期高峰开始前,一般可以看见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的重大变化——新的发明和发现导致生产技术发生深刻变化,贸易和货币流通条件发生变化】【长期高涨开始前,通常黄金产量会增长,并且由于新国家,尤其是殖民地国家的参与,世界市场一般有所扩大】【长期波动的衰退期间,农业通常出现特别明显的长期萧条】
3,长波产生的原因:熊彼得等认为创新寿命周期是终极原因;冯·丹因认为从创新生命周期和基础设施两个维度解释长波运动;“太阳黑子”;“世代交替”;中国分析:一资本主义经济长期波动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运动结果;二科技革命由高潮转入低潮。
4,按预测,20世纪末开始进入第5个长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