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人们常常习惯性地为生活做加法,似乎,家里的物件越多,满足感也会提升。对于60后70后的人们来说,生活在物质困乏的年代,对于自己积攒的东西,哪怕是件摆设也舍不得扔掉,但是有人需要倒也是慷慨解囊。
我的母亲是退休工人,年轻时养育了6个孩子,四个双亲,艰辛艰难艰苦的日子,使母亲的一生都是在艰苦朴素,勤俭持家中度过,母亲的不易,也总是把自己节俭下来的东西送给别人。如今母亲的双亲都已过世,6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都有自己的工作。母亲退休后,不愿清闲,就在居住的院子里拾纸箱盒子、书纸报纸,邻居们看到母亲每天不间断的拾,有时候随带放到母亲的家门口,就连看门、巡逻的保安看到有纸箱子就给我母亲说,母亲常常是整理着纸箱,嘴里念叨着好心人呀。母亲把卖纸箱的钱买点青菜,水果,红薯,核桃,玉米,柿子一些农产品,装到篮子里,送东家,送西家,说是老家亲戚丰收后吃不完送过来的。母亲常说:人家恩惠与你,你一定偿还别人,恩恩相报人更亲。这是只有高中文化的母亲说的话。
母亲的话影响了我们姐们,影响了我们的孩子。出门在外看到有纸箱子都往家里拾,熟人笑我们都有工作还拾纸箱盒子,不用解释,你只管做你你喜欢的事情。
我家的凉台也成了收藏废品的地方。每隔一段时间,凉台上有我们拾的,家里积攒的废品,院子里一个老党员老李,孩子常年生病,还有一个80多岁邻居老大妈,他俩是常年拾荒,我就把整理好的废品,送给他们,就算一点帮助。昨天中午我喊老李来家拿废品,晚上老李又来了我家,我开开,他说今天卖废品快100元,这次一定收下,这几年不少帮忙,送这送那,我拒绝了老李。早上上班刚出门,邻居的大妈给我送来一盘红薯丸子,说:闺女尝尝吧,这是大妈刚炸好,还热着呢,这些年你把积攒的纸箱盒废品都是送到我家,我卖了不少钱,给钱你也不要,你收下丸子大妈就高兴了。这回我收下了大妈甜丝丝的红薯丸子。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对于过多欲望,会让人膨胀,也会让身体为之趋之若鹜,反而忽略了人生最重要的东西: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婆婆公公去世后安葬的地方,在一个小山村的田地里,村里蜿蜒的小道,出行不便,安葬婆婆公公的时候村里不相识的人,听见有鞭炮声响,来了很多人帮忙,办完丧事,我们在市区的饭店安排酒席,租车请村里人吃饭表示谢意,从此后那坟头的树木小草,总有人相助搭理,我们感恩戴德,每年的清明,每年的祭奠,我家不穿的衣服,我家发的福利米面油,我们上班发的手套、毛巾、工作服、胶鞋都积攒下来,都送给了纯朴的乡亲。
断舍离如今成了新生活的代名词,对于我来说,我们不是什么高官富贵家庭,至少是衣食无忧很普通的幸福家庭,我的断舍离不是废物扔掉,都是亲情的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