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收班费,我的心情由刚开始的淡定,到后来的紧张,再到后来的着急,再到后来的平稳。
交了六年班费的我,真不觉得这是个难事。可是真的做起来,好多事情是我没有想到的。
因为是初一都是新同学,为了不打扰Qq学校专用群,新建了微信群,开学半个月了,还有好几位家长没进群。
而身为家委会一员,啥话也不说了,去查找资料开始联系失联的家长。
上午班级群发收费通告,下午以各种方式去 去联络家长,先是打电话 ,记得有一个同学两个号码,打到孩子的妈妈那里,说是打错电话了。然后打到孩子爸爸那里,就是一直接不通。另一个孩子打了差不多有十个电话 然后又是短信,Qq家长群里面去找再发信息。
关键是都新同学一个都不认识,还有好容易联系上,还有一个是少数民族的不认识汉字,教孩子的爸爸转账光私发信息35条+群发给他的回复还有十条 。
这个过程是我从来没有的耐心,给自己点赞,也许是因为第一次做这件事情 比较谦逊吧,在这一点是我以前没有觉察到。
还有一个孩子,居然开学半个月父母都为冒泡,是满头银发的爷爷跑前跑后的。
还有个别人的原因不便说……
想到小学的同学了,那时一年级也可能是孩子还小,那父母都可积极了。大家出力的出力,出建议的出建议,还挺怀念那个氛围的。
由于我们也是交了借读费才进的小学。那个学校是老校区,老师、家长都蛮好的,家长文化都很高,根本不存在类似情况的。
不由得担心第一届新中学值得我们信赖吗?这里回迁户居多,学生、家长的素养,好吧!
当我把这些不足告诉爱人时,他说小学也有这样的同学呀!细细想来也是有几个的。
还有听其他家长说:“老师因为一两个孩子把一个班级的孩子都批评了。”我也有点不舒服,但是老公说,老师这样做有他的道理的。现在的孩子需要建立团队荣誉感……
不得不说我家的爸爸很智慧,我要多像他学习,孩子未来成长的路上,总会遇见这样、那样的事,作为家长需要智慧的陪伴。
这次的收费过程,还要感谢包爸爸 ,最后好几名练习不上的家长都是他忙着练系的。
还要谢谢我的搭档房妈妈,她话不多但很给力,特别是我因为工作原因耽搁了,她二话不说,就帮我做起来。
最后感谢咱们二班的家长,谢谢你们的配合,愿未来的三年里我们合作愉快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