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觉得这是一部很痛苦的电影,虽然观影期间也有部分观众不时会发出零星笑意(大概也是黑色幽默),我实在是对这部影片里的任一人物、桥段都找不到一个褒义词去形容,我看到的是一个个充满着哀伤与无奈,苦苦与生活斗争的可怜人,但愿这也只是我的偏见。
女主Mildred是一个女儿被奸杀并且已成为悬案、带着儿子独自生活的离异老女人,为了使警察们抓紧把精力往“该放”的地方放一放,Mildred在路边租了三个废弃的广告牌质问案件负责人——警察局长Willoughby,一时间引起了轩然大波。Mildred一直不想去回忆女儿出事前种种,但是这些记忆却一直萦绕于心折磨着她,自己与女儿糟糕的家庭关系正是使得女儿叛逆和仇视的根本原因,而女主偶然的行为诱发了女儿的遇害也就此成为她心中永远迈不过去的一道坎。
再看我们的局长Willoughby,有着幸福的家庭(一个温柔漂亮的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女儿)却身患绝症(癌症晚期)命不久矣,即将接受生不如死的化疗放疗吊几个月的寿命然后悲惨死去。生命走到了肉眼可见的尽头却仍然不得安宁,Mildred的三块广告牌又使得他不得不站到了事件的风口浪尖。眼见破案无望,自己又是苟延残喘,身体与心灵受到双重折磨的Willoughby,在陪着家人度过幸福宁静的一天后,选择对着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他或许认为死亡是结束一切最好的方法,但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后留下了三封信,给妻子Anne、女主Mildred、还有接下来我们要提到的探员Dixon。这也是全剧唯二的温情之一,尽管自己的生活已经颓丧无比,也希望别人仍有活下去的希望。
而警探Dixon则是全剧最大的戏剧冲突点,一个暴力狂、种族主义者、并且还有恋母情结,再加上警察的身份,听起来就像是个变态。在广告牌事件之后,不仅一直找Mildred的麻烦,抓了女主的朋友,甚至在听说Willoughby自杀后把广告出租商Red
Welby暴打了一顿,从楼上扔了下去,却不料被未来的局长在警局门外撞个正着并因此失了业。无所事事的他又把仇恨转嫁给了Mildred以及那三块广告牌,一天晚上,Dixon酗酒后放火烧了那三块广告牌(猜测),进而激怒了Mildred,Mildred又放了一把火,烧掉了警察局,恰好Dixon正在屋里读着前局长给他的的绝笔信,不知是感动还是觉悟,他在逃出火海时,还保护了奸杀案的卷宗,还正好被女主看到。。。
全剧的高潮是Dixon在酒吧听到一个人在吹嘘自己去年的奸杀事迹与Angela奸杀案惊人相似,他用挨打换回了那人的DNA组织,也许可以呼应影片前段了局长的话,案子就这样破了。但是事实上不存在这样的巧合,吹嘘者可能是在中东回来美国大兵,他有完全的不在场证明,但他仍然是个强奸犯,原本水火不容的Mildred与Dixon却要相约要去惩治那个强奸犯,全片结束。
整部影片以仇恨和愤怒构成故事,几乎找不到什么好人,绝大部分人都在犯罪(原谅我是个法学生¬_¬`)。女主和警察不断的通过转嫁愤怒,施予暴力、制造冲突使自己颓丧的生活和悲戚的内心得到一丝丝慰藉。就连远近闻名、受人爱戴的警察局长也选择用死亡去逃避人间的苦楚(而且从他的信里我看不出他是想救赎女主,还是在报复女主)没有人敢直视自己的内心,女主Mildred偏执顽固近乎不可理喻,Dixon暴力易怒甚至愚蠢,Robbie自卑敏感永远在冷战,Red
Welby甚至可以代表一批人(牙医、疑似奸杀犯……),矫情善变,自以为拥有道德底线,善于站在道德高地评判别人,从理解到厌烦不过是一瞬间的事儿。
我很喜欢这种讲故事的影片,平淡的演绎却充满戏剧张力,复杂背景下折射出的人性,是我们自己的倒影,回过头看,也是一群可怜人。
后记,在我看来,唯二的温情,还有Red Welby的那一杯橙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