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父母忙得时候,孩子总会体贴地上前要求帮忙。
父母却习惯性婉拒:“这里不用你,你的任务就是学习。”
我确实也听话。
印象最深地一次,
我妈要烧火做饭,让我去外面取柴火,我问她:“妈,柴火在哪?”
我妈当时气得简直疯掉,因为地点就在路口,也就是我每天上学的必经之地。
现在想想,我要是我妈,我也得气半疯。
换一个场景,如果孩子得了奖,父母就会高兴地见人就说。
你看,父母实际上喜欢孩子做了什么,而不是单纯喜欢孩子本身。
《被讨厌的勇气》书中提到:
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就像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每个父母不是希望孩子未来个个都是精英,而是希望她只要健康快乐地生活就好了。
存在就是价值。
我现在也学会了感恩孩子的存在。
孩子快3岁啦!
现在正是意识觉醒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想做,不让做就哭得稀里哗啦。
我以前会劝劝:这个碗很薄,摔碎了划伤手就不好看了。
但现在,我则主动叫她:大宝宝,好饭了,帮妈妈捡碗吧!
她则屁颠屁颠过来干活了。
孩子愿意做,父母信赖孩子,多好地亲子互动啊!
每天早起看着她,就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爱孩子,就要回归初心啊!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