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一位老师约好,在万达附近,民心河边的时光抽屉咖啡厅见面。特意问了她是在民心河边吧,她说是的。到了民心河边,我骑着车边走边找,一直到了这条路的尽头,也没有发现这家店面。最终,问了三个路人,两个别的店的人,还给这位老师打了两个电话,才终于来到了了槐岭路口的这家店面前。
看着这么显眼的店面,真有点哭笑不得。我怎么路过就没有发现呢。问了老师,老师肯定地说,这家店在槐岭路口,可是这么大的路口,我路过,竟然也没有看到。而是头脑根深蒂固地认为,槐安路与槐中路之间只有一条小路,这条路就是槐岭路。于是我在另一条小路上找了好久,浪费了好多时间。为什么这样认为呢?因为在我家附近,这几条路的位置就是这样的。
见到这位老师,有点不好意思。本来可以早到的,却让人家等了好久。她说,从这件事,你能看出什么来吗?这个地方并不难找,可是你找了这么久。原因是啥?以这样的状态陪孩子,孩子能学好吗?
确实,从这件事,看到了自己头脑自以为是的顽固。因为自己一路走过去,所以坚定地认为这条路上没有这家店。因为家附近是三条路并排,所以到了这里,坚定的认为中间那条小路就是我要找的中间的槐岭路。给老师打两个电话时,我也根深蒂固地认为,她描述错了店面的位置,而不是我找错了。内心还有一点怨人家说不清的恼火。
这位老师说,我感觉你总是匆匆忙忙的,心是游离的飘着的。这样的状态陪孩子,孩子的状态也会被你感染,沉不下心来啊!学习怎么能好呢?
又被戳到了。内心浮躁,自己是能感觉到的。内心心不静,所以头脑也是混乱的,这个也是清楚的。而且,同事,朋友也都这样表达过他们对我的感受。看来,我的内在是什么样的,大家感受到的就是什么样的。遮掩也遮掩不来啊!
记得组长说过,他感觉到了,婆婆和我在一起,肯定心很累。因为他和我一起工作,也感觉心很累。当时这句话狠狠地戳痛了我,表面没什么,内心已经恼羞成怒,委屈地不得了。这句话让我耿耿于怀了好几年。也成了我心里的结。导致我怵头和别人一起工作,害怕让人家不舒服。
和这位老师提到这个点这个结。她说,你闭上眼睛,感受一下现在的感受呢?你对组长的感受有变化吗?
我闭上眼睛,感受了一下。发现,组长那句话带给我的刺痛,已经轻了很多。内心有对组长坦言的感激。由这句话,我看到了一个想努力获得价值和认可的自己,却由于内心的慌乱,制造了不少的麻烦。做事情获得认可和价值感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那颗不安定的心。因为不安,所以头脑混乱。尽管付出很多,却容易造成麻烦。
一切的根源,似乎都是想做的更好,想被对方认可,你做的很好,你是个好孩子。
写到这里,内心突然被触动。想到了妈妈。想到了小时候的自己。
妈妈做事情很慢。永远有做不完的事情。永远在忙,不得休息。我看的恼火,也心疼。于是,我跟在后面,跑在前面,也不停地做,多做一点是一点。以为这样妈妈就能少做一点,就可以休息了吧。可是,无论我怎么做,妈妈似乎没有因此轻松一点,她依然是做不完的活儿,依然是从不休息。反而,动不动就怪我做这做那,扰乱了她。也怪我着急忙慌的,做不好,她不放心。让我停下来。妈妈的否定,也让我非常恼火。对她又是心疼,又有愤怒。
这样的模式,不知不觉延续了好多年。我能看到别人的忙碌。总想伸出手帮忙,却从来不考虑对方是否需要。也从来也意识不到,我的帮忙也许扰乱了人家的节奏。眼下最需要注意的,比如我对孩子的帮助。
看到自己这个模式。突然之间头脑的固执也松动了。外在真的如我所看所想吗?需要带着一份好奇了。
关于内心的不安。这位老师说,回去多读《与自己和解》这本书,练习里面所讲的正念吧。把节奏放慢下来,在觉察中,在一呼一吸中,在举手投足中,多去感受自己,就能渐渐活在当下了。
确实。和这位老师喝茶,我端起茶杯,丝毫没有留意到杯垫被我沾了起来。如果慢一点,看着茶杯再端呢。这样无意识的端茶杯就变成了有意识的行为,就能看到茶杯下面的杯垫了。老师说,做事情时,提醒自己停顿一下,把自己的意识唤醒,再去做,会沉稳很多。我想这个也需要训练吧。慢慢改变自己的模式。
昨天,领导在群里提醒我收好自己的东西。他拍的照片,我的一些书乱乱地摞在整齐的衣橱顶上,确实很显眼。电话给他,领导批评,你的东西到处乱放,这个毛病真的需要改改了。那一刻,也有羞恼的感觉。浑身竟然冒汗了。
这摞书,下班前看到了。是同事们整理橱柜抽屉时帮我拿出来放在那里的。组长提醒我收起来了。我也看到了。但是为什么没收呢。我当时赶着做别的事情,结果把这事给忘了。其实,别的事情也没有那么赶,这几本书的整理也花不了多少时间的。还是因为心不定,头脑也混乱了。
领导批评地对,自己的东西确实很多时候忘了收,乱放了。这点豆爸也总批评我。说白了,还是一个慌乱的毛病。这里没有处理好,又赶着处理别的去了。
但是,也看到自己的进步。相比以前,自己已经改变好多了。哈哈,感恩一直容忍我的大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