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只做有氧运动。跑步,游泳,散步,这都算有氧运动。经常有老师、朋友跟我说,我有氧运动做多了,应该适当增加一些无氧运动,锻炼身体的力量。
从八月起,我开始去健身房二楼健身器材区做无氧运动,进行力量训练。
去之前的那天晚上,我在网上找了一些健身视频,熟悉健身器材,学习健身器材的使用方法,最重要的是掌握训练要点。我特地找来一个笔记本,一支黑色水笔,在书桌前坐下来,在阅读灯温馨的光线下,一边听,一边把我认为重要的知识点记录下来。比如关于坐姿臀外展机,我记了这样一些要点:
1、呼气发力至两侧目标肌肉最强烈位置,保持两到三秒钟顶峰收缩,匀速慢回吸气;
2、两脚和两膝之间的距离形成上窄下宽的一个结构,会让下肢、膝关节更加稳定,膝关节不可以内扣;
3、挺胸,沉肩,腰背挺直,在核心收紧的情况做;
4、三种方式:正常靠背的姿势,主要练外侧肌肉,双手握住把手,核心收紧,腰背直立,不要耸肩;将身体直立垂直于地面,然后再去做髋关节外展;最后一种是俯身向前,手可以握住前面,然后要有推力向后,这样受力感会更好;
5、注意在每一次回收的时候,不要让重力的铁片直接落到底。
我做这些准备工作,就是避免到了健身器材区,傻站在那,看看这里,看看那里,心中一片茫然,不知道该干啥,该从哪里开始。之前,我对健身器材完全不懂,看都看不懂,看到有人在那做力量训练,就会觉得很佩服,觉得他很厉害,做的事情很专业,不是一般人能做的,至少我是做不来。我总觉得那些东西,使用钢铁铸造而成,外表黑暗深沉,周身散发着坚硬冰冷的光辉,十分陌生,又充满距离感,使人无法靠近、亲近,里面藏着高深莫测,凡人难以掌握的技术。
我提前了解一下,心里就有了底。
我先跟着软件做了热身,做了几组平板支撑,靠墙静蹲,接着做了外展机,高位下拉机,蝶机飞鸟。每个器材都是从最小的重量开始,先找找感觉,觉得适应了,再适当增加重量。这些都做完后,跟着软件做了拉伸。总体感觉还好,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困难。
成成也每日跟着我去健身馆。我在一楼游泳馆游泳,他跟着游泳。我在健身馆二楼锻炼时,他跟着在旁边,帮助我研究器材怎么使用,帮我调节重量。他可以使用的健身器材不多,他对那个椭圆机比较有兴趣。我在锻炼时,他在椭圆机上走得大汗淋漓,开心得很。他每次锻炼回来,还兴致勃勃地站到体重称上称体重。我说,你好好练,给我们大家做个榜样,你可以把体重记录下来,一个月后,看看有没有变化。
以前,我总觉得没有人带着,我没办法开始力量训练。现在的感悟是,最重要的是自己花时间练习,关键是要练习,要不断地重复,不断地练习。初开始,动作可能不那么规范,这是初学必然会遇到的问题。经历的过程可能要久一点。其实,这些都是小事情,运动的关键在于动,在你花时间研究动作、琢磨细节的时候,身体也是一直在动的。只要训练的次数足够多,总会熟能生巧。
注:图片来自网络,向作者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