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用来分享的
罗耀晟(阿信)
2021年春天,我怀着对乡贤何子祥的敬仰,拜谒了平和县安厚镇向文书院——乡贤何子祥的母校。那天,我结识了高大魁武、声如宏钟的张锡宁老师,他七十多岁了,很是健朗。参观了向文书院后,张老师特地带我去走何子祥的上学路——桂香岭,也去拜谒了桂香岭伯公庙。路上张老师跟我讲了他爱书法的历程,讲他养鱼、种水果、做生意、做公益,我觉得,张老师很有思想,有能力,有情怀,值得我学习。
如今,张锡宁老师除了做点废纸生意外,其余时间,他“与墨聊天”。他说:“儿时便与墨结下不解之缘,时至今日,愈发痴迷。墨于我而言,恰似一位挚友,无墨的日子索然无味,有墨相伴则不知疲倦。那一缕墨香,能让人心神宁静,我对它的渴望犹如饥者之于食,渴者之于水,此生注定与墨相伴。”
张老师的家在平和县安厚镇山边村,与我们云霄县马铺乡宝洞村相距不过十公里,认识张老师后,我们经常联系。前天,我去安厚镇买竹框,又去找他,他正在写书法。张老师的书房氤氲着墨香茶香,我们促膝谈心,天马行空,感觉很轻松,不知天上人间。临走,他把“博爱精诚”书法送给我,还送上他亲手种的葡萄柚。
昨天,我回老家宝洞村,买了土猪肉和野生鱼,我打电话请他过来“聊天”,他欣然答应,又带来了一箱葡萄柚。
张老师来过我的宝洞书屋好几次,长寿公、泉叔、周叔、满叔都认识他,不过,只知道老张是安厚镇的。
冬日暖阳,大家坐在宝洞书屋的小院子交谈。原来,满叔与张老师还是宗亲,张老师此行还有探亲的味道,这对于满叔是巨大的抚慰!
满叔今年70岁,贫困,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就像挺立在荒野的一棵树。他好为人师,他总是觉得自己懂得很多真理,如果不教人,大家会吃亏。但是,乡亲们又不买他的账,于是,他讲话时总是睁大眼睛、伸直脖子,提高声调以引起大家重视。与“乡亲”张老师在一起,满叔回忆他的童年,声音低沉:
“我九岁时从山边村被卖到宝洞村,原名叫张金龙,到宝洞,人们叫我“新娘”,解放后,村里办小学,校长方少亭给我取了名字;‘满福’,美满幸福的意思。”
满叔在宝洞村遇见娘家人张老师,能与张老师聊聊娘家人事,对于他,是莫大安慰。
长寿公13岁时为了安葬父亲从坡下村被卖到宝洞村。他今年90岁,很康健,上周末,还和他的儿子游览灵通山,上山下山,如履平地。长寿公记性好,宝洞村,解放前,哪片山、哪坵田是谁家的,他都记得;哪间房子,主人是谁,有什么故事,他都懂得。
长寿公是退休教师,喜欢讲话,在场的人只要不专心听讲,他的分享就嘎然停止。今天,他觉得讲话氛围很好,他分享的积极性很高。“嗑嗑嗑……”书屋对面的房子师傅正在装修。长寿看着干活的师傅分享他的库藏:
“这间房子原来的主人叫水弟,水弟有一个女儿叫金花。金花出嫁后,水弟一个人生活。水弟年迈,安排后事,“活着,给我三餐吃;去了,一年四节给我烧纸钱,我把房子、林子、良田都给他。”后来,水弟去世,在棺材里,驼着的背还拱起,棺材盖盖不上……得到他房子的人跟现在房子的主人换了宅基地,换后,他把地再送给了崇德堂(祖厝)。崇德堂旁边原来有一座‘下山虎’的大厝,主人叫狗母,当邮差,解放前他儿子被抓去当壮丁,后来没回来。大概是1948年,张水满等十几位红军来宝洞,狗母做大锅饭给红军吃,白军王主任带兵从下河到车圩,从车圩到宝洞,进入狗母家,发现狗母家的大锅还有锅巴,还热的,就追问狗母做饭给谁吃,狗母说:‘做饭给自己家人吃。’王主任不信,扇了狗母耳光,把狗母的下山虎烧了。”
“书屋斜对面是水眼家,他家的房子土改时被分了。他家是贫下中农。后来,为了房子,前主人与后主人争吵,水眼把他拜祖上的香灰撒在旧房子上。后来,祖厝(崇德堂)重修,族人问水眼后人是否会参与重建,水眼后人说:‘家都没了,怎么参与?’”
“对对对。”泉叔在一旁附和着。泉叔是宝洞村的鼓乐师,谁也想不到,文静的他,敲起锣鼓却能呼风唤雨。与大家聚会,他总是微笑地倾听,分享他的好意。他与我父亲年纪相仿,经常会跟我讲我的祖上的故事。
周叔是热心人,他的菜地与我的菜地在一块。他经常帮我观察菜园的状况。菜园缺肥缺水或遭病虫害,他就会告诉我,有时还帮我整地。
周叔平常不爱说话,中午在他妹妹家喝下了两碗家酒,这时会抢着说话,声音超大,滔滔不绝:
“许多年前,阿信家还住在长泰,我到长泰打工,赚不到钱,回家没路费,就找阿信爸爸借钱……”他的话里,有感激 ,有思念,我也跟着思念起来。
“宝洞村书记在文革时分田到户,被抓进监狱……”
“罗姓与林姓不通婚……”
不知不觉,西斜的太阳即将落山。
张老师坐到我身边,翻他手机相册的书法图片,其中有一副写着“笔墨聊天”。他凑近我耳边悄声说道:“几十年来,我一直沉醉于笔墨,很少与众人闲聊。今天与大家畅谈,我感受到了特别的温暖与有趣。”
我微笑着回应他:“聊天就是一种分享,而生活,正是由无数这样的分享编织而成。分享快乐,快乐便会加倍;分享忧愁,忧愁便会减半。在分享中,我们彼此了解,互相慰藉,共同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这便是平凡的幸福。”
书屋边哗哗的流水带走了嗑嗑嗑的敲击声;水壶又咕咕作响,水又开了。
几位大龄人,品尝着张老师带来的葡萄柚,喝着赖老师送的白芽奇兰,分享故事,分享思想,分享心情……平凡的光阴变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