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麦收季,恰逢雨水多,来不及收割的小麦在地里发芽成了常态。从秋天播种施肥,到夏天成熟收获,小麦经历了寒冬又迎来了盛夏,旱时浇水,有草除草,有虫打药,有病治病。再懒惰的农民也不会忍心看着麦子荒废。
青葱到金黄,眼看丰收在望遇到这种情况每个人都不愿看到。然而这种天灾,对于农民来说除了心疼,惋惜,努力降低损失外别无他法。农业靠天吃饭的属性自古便是,固然科技发达也阻挡不了天降的灾害。
丰收在望庄稼在地里发芽的事件印象中有很多。有来不及摘下的棉花被雨水泡的发黑,有成熟的玉米浸泡出发出长长的绿芽,有花生发出白色长芽铺满屋内晾。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06年左右,花生收获的时节,雨水连绵不断。为了强收花生,身上套上塑料袋,下到齐膝深的白汪汪一片水里一把一把的将浸泡到着的花生薅出来。接着把花生果直接摘掉放到随身携带的袋里,装满一袋再运出田间。等到雨水消退,踏进一脚就陷入小腿肚的泥地里,开始翻找掉落的花生。就在与天时的对抗中,把人和的力量发挥到最大,将损失降到了最小。在农民的心中每一颗完整的种子都是希望,每一颗发芽的种子都还有价值,每一颗种子都是珍贵的宝物,需要悉心呵护。
年少不知柴米贵,一心厌烦农家事。小时候干农活不能说多,但是每次干心里都不爽快。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多,再加上外出求学。对于田间地头的事儿开始逐渐变得陌生却又那么熟悉。第一次用镰刀割下小麦,第一次在午夜的苞谷地排水带,第一次在烈日下装花生秧,第一次盼望着庄稼能一键收获……当往日的烟尘飘散,只留下记忆中的繁忙,热烈与烦恼。
与土地的距离愈远,再见土地的感触愈深。但愿丰收二字常提,减产二次少有,坚守在土地上人少些忧愁的和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