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明
七月流火,到处热力四射,燥热难当,叫人无处躲藏。等一场雨的清凉,等一段听雨的闲适时光,成了人们最好的期待。
立秋后,天气渐渐清朗。天空碧澄明净,白云飘荡,有点儿小清新的姿态了。只是天气依旧炎热,蝉儿仍在嘶鸣。
今日午后,倦意正浓,忽听得“哗哗”声如万鼓齐鸣,风掠松涛般席卷而来。近窗一看,雨已扑进窗纱,飞上脸颊。玻璃上披挂着瀑帘急流直下,地面上水花四溅,一道道纵横交错的小溪流,顽皮地奔跑追逐。
八月的雨,没有预约,没有电闪雷鸣,说来就来了,婴孩般率性,不需要任何的转换承接,完全是春潮带雨晚来急的势头。
天地一片茫茫,只有哗哗声在响彻着,一发不可收。莫非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兼那星如雨?不,不是星,不是雨,是积了太久的相思泪,它要伏在爱人的肩头,痛快地哭诉一回。
它斜打着窗,那么执着,那么深情,那么铿锵有力,没有一丝儿的娇柔媚态。它脚步匆匆,只为赴一场前世的邀约,一朝相见,便不管不顾,长袖挥舞,珠泪儿纷纷……
过了好一阵儿,骤雨才渐歇了,一切都安静下来。小雨星星点点,细柔绵长,与偶尔敲窗的几声叮咚声交织应和,清越圆润,有如天籁。风儿轻拂,花儿们托着腮撅着嘴嗔怨,梨花带雨,楚楚怜人。
倚窗听雨,品味慢时光。可以静静地冥思,任思绪翩飞,眷上一阙词,眷上一帘雨,眷上一段相思意……
烟花三月,春雨如酒,细柳如烟,那衣袂飘飘的人儿,正是皎皎如玉的好年纪,握一枝桃花醉,蹙一双含情目,于杨柳岸边,望眼欲穿,痴痴守候伊人的归来。
如果,江南的雨是轻舞霓裳、风情万种的小家碧玉,有婉约轻盈、欲语还羞的情态。那么,北方的雨就是醉卧沙场、力拔山兮的威武猛士,有壮阔火烈的情怀,叫人灵魂震颤,万般景仰。
而家乡的雨,总是那么善解人意。既有激越铿锵的粗犷凌厉,也有小桥流水的娴静温柔,真是姹紫嫣红开遍,错落疏密有致,叫人欢喜也让人发愁。
雨滴石阶,点点到天明。秋风,细雨,凄美凛冽,风情透骨。剪不断理还乱,是秋声,是闲愁,是离人的心上秋。无语凝眸,一杯酒,情绪万种,缱绻在多少人的愁肠中。如今,谁还在唐风宋河中徘徊,在一帘秋雨里惆怅叹息。
蔡琴那富有磁性的女低音在悠然轻诉:“是谁在敲打我窗,是谁在撩动琴弦。”哦,不是我,是风,是雨儿,这么多情,这么固执,不停地敲打她的窗,把她的心弦拨动。是那一段被遗忘的好时光,渐渐浮起,让她情不能已,泪湿眼角……
听雨,也听一段旧光阴。那雨里,必有一盏茶的温润,一卷书的清香,一袭绣花旗袍的身影,在风里绰约着风姿,氤氲辗转不肯落幕。记得老家宅院的桂花树,断壁残垣中仍透着沉香,经年不散。那斑驳老墙上的粉色蔷薇呢,还那么鲜那么艳么,还在孤独寂寞地怒放么?
一生听雨相思老。细雨落在枝头,也落在多情人的心上。缠绵不绝的雨,总是暗藏着相思几许。低眉婉转处,有诗,有酒,有懂得,忽有斯人可念。待月满西楼,可细数光阴,相视欢笑,举杯把盏间,一醉方休。
雨儿,必定是有悲喜情怀的。你看它忽而浅吟低唱、飘逸清远,忽而热情奔放、金戈铁马。无论高亢或低徊,都是它的物语心声,要来向你倾诉一番。它还时时变幻调子,把听雨人的心弦弹拨,把你的心听湿。
可惜,我的窗前没有芭蕉,自然听不到“雨打芭蕉”的空灵,亦无荷塘,感受不到“残荷听雨”的妙境。只有几株梧桐在风中摇曳,我自然懂得那“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是多么冷清,多么哀婉,叫人愁肠百结,不忍卒读。我更喜欢“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的自然闲逸,那种静的时光,清香淡远,更合自己心意。
秋雨,也不都是结着愁怨带着忧郁的。雨中漫步,看细雨点洒在花前,凤箫声动,发发呆,胡乱想想,也是好的。任雨珠儿飞上脸颊,丝丝凉意沁入心脾,每个细胞都在呼吸着,浑身灌满了力量。
雨,荡涤尘埃,滋养万物。唯有它,才这么慈悲,这么多情,这么无怨。且坐窗前,喝一杯茶,翻几页书,再煮一锅粥,做几样素色小菜。烟火岁月里,把灵魂安顿下来,踏实妥帖,喜悦如莲。
一泓诗意,一念远方,听雨落于天籁,随风拂过发梢,在一阕词里,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