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16数本一班刘艳园
在古代“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着庄稼的成熟,即“年成”的意思。
那么,现在我们所谓的年又是什么?
关于年,众说纷纭。外出打工的人说,年是回家的路;年是思乡的魂;年更是那费劲买来的车票。小孩说,年是爸爸准备好的大红包;年是妈妈包的饺子;年是和小伙伴玩耍欢乐的笑声。空巢老人说,年是儿子、女儿一起回家看我;年是大家子人一起吃饭;年是孙子们的嘻嘻闹闹。等等……
我们都知道年是岁月的馈赠,是我们华夏人民的辉煌,更是岁岁增福。可是年意究竟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呢??
我认为年意是精神上的。“春运”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我国的春运被喻为人口大迁徙。国外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这么注重春节,而且还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回家过年。异乡工作、异乡求学的人,每到过年无论路途多遥远,无论有钱没钱,无论车票有多难抢都要回家过年。每个外出离家的人,每到过年回家的信念都是如此的强烈。如果说年意不是精神上的,那么又哪来那么强大的信念!
隔壁叔叔家,打我记事起,就常年不在家,但是每到过年都会回来待个十多天。我高三那年,弟弟初中毕业。弟弟并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选择上高中,而是选择去当兵。我问老弟,为什么选择去当兵?老弟说,当兵是每个男人的理想。老弟当了两年义务兵,可是在此期间他并没有回家过年。家人都问他,过年部队是有假期的,可是为什么不回家过年不与家人相聚呢?老弟说,我一个人不回家可以让更多的人回家过年,这样不是更好吗!突然间觉得老弟一下子就长大了、成熟了。这不妨让我想到军人是怎样过年的呢?
过年,是家人团圆的时候,可是有些人却在离家千万里的哨所岗位上坚守着。备战是军人必不可少的科目,即使新春佳节也要时刻准备着。枕戈待旦是他们独特的跨年方式。白色是他们的标志,战舰是他们的家,海军在出海巡航中跨年;缺氧、寒冷,他们不曾停歇,高原战士在雪中巡逻中跨年;他们代表着祖国的力量,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维和军人在维和中跨年。我们国家有很多种兵种,每逢我们与家人团聚之时,他们都得坚守在自己不同的岗位上。正因有了这群可爱的兵哥哥的付出,我们才会有这样和谐的社会,和谐的家。
所以我认为年意是精神上的而非物质。王安石在《元日》中写到: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林伯渠在《春节看花市》中写到: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苏轼在《守岁》中写到: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中国最隆重的节日无疑就是春节。春节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这不是靠物质而是靠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与向往而传承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