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内容开始分享滴答清单的具体操作。
入门内容从最简单的每日计划开始。
在今天的正式内容之前,大家先跟着我一起梳理下自己选择使用滴答清单或者日事清类的工具的需求吧
以下是我选择使用这类工具的需求
我需要借助滴答清单:
1、清楚地知道自己每天、每周需要干什么,不管是一整天的事宜还是只需短时间完成的小事项,只要是需要执行的都算。帮我清理大脑,让我的大脑主要用来思考问题而不是用来记忆杂事。
2、能够帮助我方便地做计划,同时可以兼具回顾、概览功能;每一天记录昨天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3、能够在一个 APP 里搞定且可以多端联通使用
4、能够帮我记录习惯养成的进度。
5、可以进行长时间的复杂项目管理
前三项为满足基本心里预期,后两者是完全的加分项。
而「滴答清单」就完全能够满足所有需求。
符合了KANO模型的三个层次:解决基本问题,符合预期标准,达成超预期效果
制定每日行动清单的三步法
第一步:清空你的大脑
我一般使用的是滴答清单的收集箱。如果你用的是便签或者其他工具,那也可以。清单软件都大同小异。
让我们先来设置下滴答清单,截图如下图所示:
第二步:分类处理
对事情进行任务处理,分为4个步骤
第一步“要”:打开收集箱,面对一件事情要问“要不要做?”
没错,你捕捉的事情有很多是没必要做的,有些是做不到的,有些是不切实际的,比如你从来没有写作的习惯,今年的目标也不包含这一条,所以没必要因为看到大家都在写作,而写下一条:每天写作1000字。
但是冷静下来后我们要重新判断这些事情有没有必要。
“要”还包括“要什么时候做?”
时间久远的计划比如60岁时候加入小区的老年健身队这种计划就先放到将来也许文件夹的相应清单里,日后再处理。
对于一个月内的计划我们继续进行下一问。而对于2分钟内就能做完的事情,就先记在纸上,待会计划完就做吧。
第二步“人”,问得是“何人去做?”
不重要的事情尽量委托,一些事情也尽量求助专业人士。注意委托出去的事情不是就不管了,要设置好追踪的时间节点,放到委托与等待清单里。
第三步“杂”,以终为始
我们要问自己做这件事情“想达到什么效果?”“复杂不?
”如果想尽善尽美,那事情需要很多步骤,一般我们称之为“项目”。
如果只是应付,一步两步就搞定,那它就是简单任务,又叫做“行动”、
“下一步行动”。比如准备午饭,如果目的是用心做一桌菜,和家人相处,那做午饭可是个大项目:买菜、洗菜、做菜……每个都能分解出好多行动来。如果想速战速决,那去订个外卖就可以了。
不管是项目还是行动,都要修改的清晰可执行,
相比“下午运动”,“下午三点做瑜伽25分钟”是个更清晰可执行的行动;
“下午三点在客厅做瑜伽25分钟”加上场景会更加清晰;
“下午三点在客厅做瑜伽25分钟,舒缓情绪,塑形”看到目的会让我更有动力。
所以行动的公式=动词+名词+场景+想要实现的目的。
这样的行动才更有利于我们不假思索的执行。而项目往往包含很多的行动(下一步行动)。
这里分享一个我在【跟邹小强学用滴答清单】课程里的思维工具:衣橱整理法
第四步“时”
“是循环任务嘛?”“有具体时间嘛?”循环任务直接放入循环与习惯文件夹。
剩下有具体时间的标上时间,放入日程清单里,日程清单里放着我们近期的日程,一目了然。
没有具体完成日期的任务就放在收集箱,如果是近期可能会关注的,也可以单独设置一个“关注箱”
任务处理之后:任务组织
到这里“任务处理”就结束了,任务都各归其类,算是安排妥当了。
后面的“任务组织”是针对近期(一个月内、一周内)的任务做精细化处理。
让我们选中任务后,可以更加不假思索的就去执行。
任务处理之后:任务组织
到这里“任务处理”就结束了,任务都各归其类,算是安排妥当了。
后面的“任务组织”是针对近期(一个月内、一周内)的任务做精细化处理。
让我们选中任务后,可以更加不假思索的就去执行。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今天有三件事情,没组织前你不知道该做哪一个。
组织后任务都标了优先级,根据“吃青蛙”的原则,要先把最重要的做完。
于是你选中优先级别高的“整理汇报文件,办公室,预估1小时”你看了下班还剩1个半小时,场景在办公室也符合,于是不假思索就开始做了起来。
最后一步:任务组织完成后怎么做
最后所有的事情和任务都处理完毕,就剩我们去完成它了,前面的这些活动为我们完成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面就让我们去做吧!怎么做呢?看下面的导图
到此,你就利用滴答清单,完成了任务从收集到执行的所有步骤啦!快用这个方法去制定你“一定可以搞定”的日计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