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少明
如何选择书籍
读书到底有何用,抱着有用之心来读可能变得无用,以无用之心来读或许就会变得有用。以有用之心来读,必然不能坚持长久,因为短时间读书的确不会迅速对一个人产生影响,而以功利之心来读,自然会失望之极,半途而废。
就像饮食一样,如果想简单的吃几顿高档的营养品,就让自己的身体健康,也只能是一厢情愿的事。而真正的营养是一日三餐的均衡营养,而非一日之功,这和读书何其的相似。
莎士比亚曾说过: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力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读书仿佛为我们的心灵打开一扇窗户,让我们在嘈杂琐碎的生活中,能够极目远望。如果说读书能够让我们与未知的世界对话,那麽写作能够让我们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我们如何选择书籍,如何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净化心灵。最好还是有选择的读书,因为书籍也是良莠不齐的,况且终其一生,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书都读完,而且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知行应该是统一的,不能行的知非真知。
当然,如果我们为了参加考试,通过某类资格证的考试等,自然是学习那些有限的参考书,也就谈不上选择一说。但是对于文学作品类,选择的空间真的太大了。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读完大量的文学著作,就连经典作品,也是如此,皓首穷经的读上一生都是读不完的。
我们也不可能像钱钟书那样,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横扫清华大学图书馆,阅读图书馆里的大量书籍,而且他的记忆力超群,大部分的内容都能记住。
看到很多人推荐的看书种类和书籍目录,也得根据自己的爱好,便能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图书目录。
1.经典书籍是必须要读的。
尽管这些大部头的书籍,有时会让人望而生畏,但是在读经典名著的漫长过程中,更能磨练心性,让人远离浮躁,获得宁静。通读之后,掩卷深思,大有益处。
诸如一部《红楼梦》,我们也许会是十天半个月就读完了,而对于作者却是耗费了毕生的心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我们在寂静的夜晚,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里,感受世间的百态和人生的无常。况且在不同的年龄段,来读经典作品,我们的感悟也是不一样的。
之前不能理解的也许会感同身受,之前迷惑的也许会豁然开朗,之前未知的也许会亲身经历过了,自然对书籍的内容是重新的认识和感悟。这也许就是经典的书籍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能够影响数代人。而且这样的书籍是直接能够深入人心,反映当时社会的境遇。
诸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也是作者呕心沥血的写成的。路遥不但到煤矿上体验生活,而且在闭关写作数月后,再次上街的时候,过马路都不会走了。作者在创造着精神世界故事的时候,自己也会沉溺在其中的。经历了时间的检验,经历无数读者的检验,经典作品于我们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那些历经岁月洗礼的文学经典,让我们能够与先哲对话,聆听教诲,涵养心灵。
2.人物传记也要多读一些
最近读了唐明浩的作品《曾国藩》,全书共三册,分为《血祭》、《野火》《黑雨》,总字数为80余万字的鸿篇巨制。在历经数个夜晚读完之后,不忍释卷。这部书也是唐明浩耗时十年才完成的,读来更是人物鲜活,形象丰满。
正如梁启超所说:
“曾文正者,岂唯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唯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曾国藩虽天资愚钝,但是其勤奋、隐忍、远见卓识,于艰难处硬是熬过去,于功高之时能够审时度势。读后数日,一直想写一篇读后感,但是却无从下笔。就好像在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面前或是刚出土的惊世文物之前,感觉所有的语言都是多余的。这样经典的人物传记有很多,我们用最短的时间了解了别人的一生,尤其是那些名人的一生。
每个人的生活圈子都有限的,而我们阅读人物传记能更好的了解社会的各个层面,了解各行各业的各种各样的人物,能够拓宽阅历和丰富知识,也能学会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3.诗词散文陶冶情操。
对于散文自然也是要读一些的,且不说对于那些古体散文,就是对于近现代的散文,我们要有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当然这与个人的阅读爱好和兴趣有很大的关系。
多读文风朴实的散文,在这个方面,季羡林的散文《繁华落尽是孤独》、《赋得永远的悔》等散文,尽管文风看起来有些平淡,但平淡中不乏真味读后让人回味无穷。当然对于季羡林的文集,自己也仅仅是读了其中的一部分。
在书中,季羡林提到最多的还是对于母亲的思念、愧疚,因其在外求学甚或是到德国留学,远离自己的母亲,即使到母亲去世都没有再见母亲一面,这些真挚的情感在白发苍苍的老人笔下娓娓道来,情感何其真挚,足以让读者深深为之动容。有时不免在想,好的散文或是好的文章更多的是内在的东西,无非是真挚的情感在做支撑,而非是外表一袭华美的辞藻。
季羡林散文大多通俗易懂,甚至连一个生僻字都没有,但是却是让人回味无穷的大境界,这就能很好的领会什么是“大巧若拙”。
当然这样的散文还有很多,诸如史铁生的《我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等散文都散发着人性的思索和探寻,也有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中包含着大山大水的人文情怀,冯骥才的散文有对历史文化的思索,当然林清玄、龙应台等台湾作家的散文影响也很大。
面对浩瀚的书海,我们只能去选择自己喜爱的作品来读,当然对于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的作品更是不会错的。
在现代诗歌方面,自己所读之书甚少。对于近当代的诗歌,大概是在读书的时候所读都的一些经典名篇,对于其他的诗歌了解的就不是很多。
当然,对于仓央嘉措的诗歌以及木心的诗歌还是读过一些的,对于现在人们所写的现代诗歌所读并不是很多,有些难以去把握所写的内容,也就读的不是很多。自己也曾尝试着写过一些现代诗歌,并不能很好的去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也只能是浅尝辄止了。
倒是对古典诗词颇感兴趣,也写了很多的诗词,在揣摩学习中倒也找到了乐趣。当然学写诗词大多是源于兴趣使然,后来读了王力的《诗词韵律》一书,才找到写诗词的门路,更多的就是长期的写作了,看到景物、事物在头脑中都会有诗句涌出,然后再加工整理,就能写出古体诗了,至于平仄、韵脚、对偶等就逐渐的轻车熟路了,然后便会到起承转合以及意境中来,总之就像小孩子学走路一样,只有慢慢的学习、练习,就会有一天一天的进步。
当然爱好古诗词,自然就读的多一些。除了唐诗宋词,还是有很多的词有可读性,诸如王阳明的诗词集、王夫之的诗词等等,均由可读性,其中还包含着很多的哲学思想,让人回味无穷。
就连乾隆皇帝诗词数量庞大,名句名篇不多,却也是不乏精彩的诗句。
富察皇后去世后,乾隆皇帝每年都要写诗追忆皇后,因富察皇后是在济南的舟中去世,乾隆皇帝曾八过济南城而不入,并写下这样的诗:
四入济南不入城,
恐防一入百悲生。
春三月昔偏分剧,
十七年过恨未平。
当乾隆帝86岁时,最后一次祭奠富察皇后写下了这样的诗:
吉地临旋跸,
种松茂入云。
暮春中浣忆,
四十八年分。
读完诗歌,我们无法简单的来评价了,倒是看到了一个皇帝的真性情,何以感人,唯有真情。
4.其他书籍
当然还有其他的书籍,根据自身的需要去阅读和实践。这就要看我们自身有什么样的需求,或是想如何的完善和改变自己了。
诸如在三年前,阅读了《救命饮食》、《素食圣经》开始素食之旅,有过两年左右的素食经历,期间的种种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变化不做详尽叙述,但是体重减轻了15公斤左右是最明显的变化,直到现在也很少的食用除了鱼肉的肉类,
这并非是刻意的选择,而是自然而然的就很少食用了,倒是对于能补充蛋白质的豆制品等养成了长期食用的习惯。现在的饮食不是全素食,却也一直对身体有积极的作用。
读了村上春树的《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开始跑步。在清晨的六点起床后跑步,每天跑步六公里。开始的时候时断时续,后来跑的比较连续,总体上也跑了三年左右的时间,期间跑过几次半马,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读了一些关于书法入门的书籍,便开始练习书法。虽谈不上入门,但也断断续续练了三年有余。临习了颜真卿、欧阳询、钟繇的碑帖,练习了启功、卢中南的字帖,从中找到了很多的乐趣。
看了《极简主义》、《断舍离》等书,恰好符合摆脱物质的束缚、专注于精神生活的想法,便觉得有很强的操作性,也具体的应用在生活之中。
很多书中的内容,我们自觉不自觉都了解或是实践过,但是当遇到这样的书籍和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也就是你的意识中也趋于那样去做,就很容易去实践运用了。有了系统的实践方法,操作起来会更加容易。倘使只是读完书后便束之高阁,或是仅仅指导其中的理念和想法,却是没有太大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在生活中有实际指导作用的书籍。
对于素食、书法、跑步等自己切身的体会,还要在文章中另做做记述。
5.结语
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却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却能改变人生的终点。
对于一个人来说,无论处在哪个人生阶段,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无论你的心境如何,有书香陪伴的人生,就是幸福的人生。
(2018.11初稿, 2019.10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