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为重。悠悠二十三载,殷殷师生情,做个温暖的教育者,从我说起。
一、亲其师信其道。
“我来答”、“我补充”、“怎么还不叫我呢?”,同学们高举着手,叫谁呢?还得请这一节没有回答问题的学生说说。课堂展示环节,周末的最后一节课,同学们依然兴奋。
几个月的时间里,学生发生了很大变化。想起9月迎接七年级新生,第一天在班里进行自我介绍时,好多同学低声低语,那声音仿佛只有自己能听得见。见些情景,我开始纠正,经过一遍又一遍说教,一些学生声音变大。还有的同学干脆不说,即使在本上写了也不说。畅畅同学,内容写得很好,不想口头表达。我建议找同学替读,或者老师替读,他不大高兴,也罢。现在,当畅畅回答问题时,一答一个准,而且吐字清晰,思维敏捷。
每到周五下午,瑞瑞同学并不急着回家。看,正指点同学把书包横放在小拉车上、轻的衣物再接着放,再拉紧松紧绳,这样拉紧后东西就不掉了,看着指挥样,俨然一个小老家。一天还指挥着同学一起关窗户、关灯。一周结束了,跟老师谈谈话,临走时没忘与老师喊“再见”。一天,一个细心又懂事的孩子。
学校学习生活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偶也劝诫“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求下而不得”;也常说“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和同学也一起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校园,学生成长的乐土;教室,学生汲取知识的海洋。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韩愈《师说》中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新课改背景下,师者亦师亦友也;相处久了,有同学误喊“妈”。为人师,多个角色的扮演者让我接受责任与担当,忙碌着亦收获着。
二、同台写作,一路芬芳。
千尺之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唯有充分的阅读,才能有精彩的写作。如果说阅读是提高素养的基石,写作就是阅读的一个提升。
1.爱阅读会说话。
会“读”很重要,可是会"说"同样不可缺。会说就是把所见、所闻、所思表达于语言。能说者善写,培养学生好说的能力,一定能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我发现,平时不善说的学生,他们的作文往往也不能把要叙的事、要说的理,有条理、有中心地诉诸于文字。究其根本原因,则是缺乏说话的能力。针对这一现象,我在生活中特别注重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2.爱观察会思考。
作文活动是实践活动,学生写作技能的形成、写作水平的提高,依赖于作文实践。如何“培养孩子们观察思考,锻炼思维的敏捷、独特和灵活性”,是我们写作的一个训练重点。
写作训练课《秋天的校园》,可以带全班同学观察校园景色。秋天来了,天高云淡,少了夏天的燥热。同学们出了教室门七嘴八舌,好不兴奋。带上笔记本记记画画,校园转一圈,回来在教室便安静地写作了。同学们观察到蘧孔雕像之高雅,画出象形湖、爱莲池之形象,描给出操场运动之场景……走出教室学习语文,原来会有这么多的收获。
短短几十分钟的课,孩子们的思维发生了碰撞,最后大家都明白了:原来真正的写作是观察加上思考之后再下笔写。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朱永新老师说过:“师生共读共写是一个心灵的窗口、灵魂的寓所、青春的阳台,是一笔人生的精神财富”。
在这一年里,我和同学们共同阅读名著,我们读了《朝花夕拾》、《西游记》、《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红星照耀中国》等书。这样,我们同读一本书,在进行读书交流会的时候,就会有共同的语言,也会因我们年龄和阅历的不同,表达不用的观点,从而能够更深地走进彼此的心灵。
在写作方面,我和同学们共同写一个题目,然后在班级内交流。我们一起写过“成长故事”系列文章,让同学们了解同一个事物会有不同观察点,感受生命如同天上的彩虹,会展示给我们许多不一样的美丽色彩。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的付出,我们洒下的汗水终于开出了绚丽的花朵:一年中,郭泽旭同学的《桃花依旧笑春风》在校刊发表;孙夏菡同学的《踮起脚尖的爱》在“厨娘的诗与远方”公众号发表。同时还有令人高兴的:李锐淞同学利用课余编小说,我没有细看,听同学说写了好几个本,同学之间自发传阅。虽说暑假没有多留习作,孟祥泽、李锐淞会用微信给我传来得意作品。他们还问老师改好没有,还需要改哪些地方?我也不敢懈怠,于是发表意见,再讨论。
三、用赞美的眼光赏识学生。
苏霍姆林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常记住这句话,并把它运用于教育实践中。
每次写作训练课小组内要评出1一2名优秀作品在班级同读共享,之后再把这些作品简易装订成班刊,挂在班里同学们利用课间再看。如果把选入班刊的同学再加分奖励,那便是更高兴的了。日积月累同学们对写作也有了崇拜,对学习也不再那么惧怕。同学们的学习有了信心,强大的凝聚力让整个班熠熠生辉。
下了晚自习,准备回家。在走廊上看见几名班干部开会,星椅说:“我们班委开会了,老师你回去了?咱们亦师亦友”。鑫把他手中心爱的小食物给我,我说不饿,留着你们吃吧。奥则又说,我们评价你都是优……走到路上等绿灯,红灯、黄灯、绿灯,像极了夜空的眼睛,这会儿脑子有了思考的空间。
作为一名老师,讲台就是我的阵地,学生就是我的事业,我愿意坚定地做一名温暖的点灯人,每天都扛着坚实的梯子,以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让这份温暖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