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怎么才能听话?
以前总听老校长说,做老师得拿出气势来的学生才能怕你,学生怕你,才能好好听你的课,才能好好写你的作业,才能提高他的成绩。那学生应该怕到什么程度呢?是如耗子见了猫,还是如小偷见了警察?老校长没有说。哦,这两个是一个意思。
总之吧,老校长推崇那些能把学生镇住的老师,尤其赞赏那些在教室里一个眼神就能秒杀一切的老师。甚至有时候一个老师在走廊吵学生的震怒声响彻整个教学楼也被他视为美传,做老师,必须有这个气势。
可惜,我天生不具备这种气势,常常以为细声细语就能和学生真诚交流,还以为奉献真心就能获得认可。在学生面前,没有可以飚得起来的脾气。所以在最初的教学中,饱受摧残,学生不按时交作业,上课说话,睡觉,令我无比狼狈。即使和学生发生冲突,也不会大声怒斥。一般情况是,学生刚刚反驳我两句,我的强烈的自尊心和做老师的慈母心已经受到了伤害。他若胆敢再顶我三句,我必然会当着全体学生哭的不能自已。我哭的时候就成了一个彻底的弱者,那些个子比我还高的男生瞬间就站到了我的阵营。全班都会嚷嚷着让那个惹了我的学生道歉。
好几任课代表都提醒过我,老师,你太好心了。我知道,这好心的近义词就是软弱。学生们都会看人下菜碟,那个老师最好心,哪科的作业就可以最后完成。反正老师也不会发脾气,反正得罪了老师,老师也不会多加追究的。我想捍卫语文学科的主权,于是不停地加上自己的语文集权,罚站,罚抄,都实行过,最后还是自己破坏了自己的规矩。
一旦罚一个学生站在门外,自己在教室里面就开始忐忑了。觉得他不能好好听课非常遗憾,又觉得他在外面站着太丢人,虽然是他自己咎由自取的,还觉得自己太过于较真。所以经常顺从自己的内心,在他站不够时间的时候,就把他喊回来。说好站一节课的,站半节课就回来了;说好站半节课的,站十分钟就回来了,因此,我始终做不成老校长口中的“强人”,或者说“强老师”。
老师的慈悲为怀并不能换来学生的感激,反而让他们觉得有便宜可占。如果某一项作业要求的不严格谁都不会傻乎乎地去完成它的。
这两天上网课,虽不是面对面,却非常正式,作业与课后练习一项不少。作为语文老师,谁不愿意让自己的学生多看点书,多写点文字呢。看书,写文字,是夯实语文基础的最有效途径。但是,多读,多写,又该是多到什么程度呢?这个量并不是那么好把握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对文字充满着热爱。所以我强调多多益善,只要保证了每天布置的量,多出来的一部分自己掌握就可以。在写的方面,我告诉大家有余力要写文,可以写所见所感,也可以抒发情怀。事实上,我刚才说的那些话,到了学生那边跟没有说是一样的。
谁会去多看书,你又不批评;谁会多写字,反正有挡箭牌“有余力”嘛。
我为什么要专门强调多多益善和有余力,是因为我知道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完成,与其强硬地布置他们完不成的作业,不如索性放开,引导有兴趣,有余力的同学在语文方面更上一层楼。其实说到底,还是源自我这个做语文老师的慈悲心。各科作业已经够他们受的了,再加上上课,时不时还有家务活,网上激励学习的文章又鞭子似的催着他们往前走,他们谁还有时间再去抒发心中的情怀的。因此,我不能强制,不能加重负担,那这也就意味着我在这项“有余力”的作业方面将会颗粒无收。
学生们果然不孚我望,当我问起这项作业时,他们集体失声,没有人陪我扯什么情怀,他们没有情怀可抒发,只有作业一大堆。
我的慈悲对他们来说是负担,不要也罢。我的慈悲扼杀了我的想法,无意间阻挡了我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前进的脚步,我在想,我要不把“有余力”换成“必须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