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阅读的进度很差,白天忙着喝茶看cpa,晚上忙着散步弹琴打球徒步,群体影响这章看了很久也看不太懂,索性跟前面的从众一起写
以前会觉得从众是个贬义词,代表着不经思考,不负责任,人云亦云等等,随着年纪变大,开始慢慢明白,很多时候,大多数人选择的路,就是相对比较好的路,它可能不是某个情景下的最优解,但绝对是一个较优解。
我曾经做过一个很有趣的事,一群人在一个刚下过雨,地上湿漉漉的阴天从筒子楼里走出来,我第一个出来,故意把伞撑了起来,于是后面的人接二连三撑起了伞,随着撑伞的人越来越多,后面的人甚至根本没有关注是否真的在下雨。
从众的原因
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人在社会上活动,需要获得他人的接纳,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因此产生规范影响。另一个是自己不懂,所以需要其他的信息来帮助自己做出决定,因此产生信息影响。
从众的形式
顺从与接纳,这是从众的两种表现形式,区别在于顺从只是在行为上保持一致而内心并不赞同,接纳则意味着信念上也与社会压力保持一致。
降低从众干扰的途径
主要有逆反,坚持独特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家族的反对中为爱进行抗争是逆反对抗从众的经典体现,而人们都不太爱离群,却又通过个人行事风格来体现自我,则是坚持独特性的体现。
群体影响
主要讨论个体在群里中是如何受到影响,为何受到影响
社会懈怠与去个体化
这是群体影响会导致两个趋势,个体隐藏于群体中而不会被单独拎出来的时候,会产生懈怠,就像一群人同时鼓掌的声音会比单独鼓掌的声音总和小的多。而去个体化是指人们在群体中失去自我标识,从而引发一起单独时不会做的极端行为,例如伊拉克政权翻台后,各种丧失道德意识的掠夺行为。
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
群体影响还会导致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群体极化是指一群观点相似的人通过互相讨论后,坚定的这一观点,例如,一个人可能只是有点不喜欢某个明星,但通过黑粉群的讨论后,容易变的非常讨厌这个明星。群体思维则表现为在群体交流过程中,出于一致性与从众等因素,产生了已方坚不可摧,对方都是渣渣,不可理喻的想法,这种想法无关于事实对错,而仅仅是由于彼此观念加强而产生的。
群体影响的利弊与避免
正如开头说的,大多数人走的路,往往是较优解,因此群体影响并非是一个纯粹贬义词,而如果要避免不好的群体影响,则应该时刻对一致性保持怀疑,对自己自信,懂的从多数派中叛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