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导致宝贝拖延症的揪心感受:
- 被强迫做讨厌的事
- 做事就要做到完美
- 我怕被骂,还被处罚
- 有好多学习和活动
- 害怕承担太多责任
- 害怕被拒绝
- 害怕做决定
为什么宝贝总是拖延症
-为什么宝贝总是拖延症
-越是讨厌的事情,拖延症的借口越千奇百怪
-别拿“遗传”当借口
-拖拉只是一种习惯
-有时候,只是为了“引起注意”
-对宝贝伸出援手,只会令他们更有恃无恐
-了解宝贝为何不想改变,才能帮他成功改变
-预防拖延症的最佳方法:制定鼓励性规则
每当事情多到做不完时,相信你会感到受挫与疲惫吧?没错,宝贝们也会有相同的感受,只是他们不知道要如何有效地应对这股巨大的压力。增加了拖延症可能性。
宝贝要写的家庭作业不止一科,要完成的家务不止一项,这些往往让他们忙到看不见尽头。更令他们感到有压力的是,当做诸如整理整个房间的事情时,通常不知道该由何处开始,这很容易使他们慌张失措。增加了拖延症可能性。
在做任何事情时,他们所知道的唯一方法是“一次把它做完”,不知道如何掌握做事情的关键——将事情拆成几个小部分,然后一部分一部分依序完成。
在你的眼里也许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对宝贝而言,却是全新的技巧。
每晚上床睡觉之前,艾咪的五岁儿子米高总是慌张地收拾玩具。她想起儿子的幼儿园中有条规则:当你不再玩一组玩具时,就必须先收拾好并归位,然后才能玩下一组玩具,并以此类推。艾咪觉得这是个很棒的方法,于是决定将这个方法融入家庭生活中。
儿子不喜欢这个主意,也不愿意配合。于是艾咪去买了一个有好多抽屉的高柜子,而且每个抽屉都可以上锁。她告诉儿子,她会先把玩具分类并收到不同的抽屉里,如果他拿出来玩完后,没有将它们归位,她就会把抽屉锁起来,如果他想玩的话,就要等到三个月以后才有机会再玩到他喜欢的玩具。
现在,米高学会了“交易”的观念,在拿出下一个玩具之前,他会主动把玩过的玩具收拾好放进原来的抽屉里。艾咪再也不必唠唠叨叨地催促他收拾,而儿子每晚睡前再也不必为了收拾一大堆不同的玩具而慌张失措。降低了拖延症可能性。
鼓励宝贝在开始做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之前,先拟定一个计划。如果是家庭作业,就要求他从其中的某一科目开始,或者就让他把所有科目排序,然后依序一科一科完成。当宝贝要整理房间时,就教他先排出整理的顺序:床铺→地板→衣物→纸类和书籍→书桌。降低了拖延症可能性。
让宝贝学会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先化整为零并排出顺序,然后依序完成,如此就再也不会拖拖拉拉,慌张失措。降低了拖延症可能性。
解决宝贝拖延症的方法
- 安慰体谅宝贝的慌张与焦虑
- “待办事项”清单记录要做的事情
- 1次只做1件事,排列优先级
- “时间观念”合适的时间做事
- 帮助健忘的宝贝做事有序化
平息宝贝的慌张与焦虑:不论何种年龄的宝贝,都会因拖延症而感到焦虑,只是年幼的宝贝极少说出来,年纪较大的宝贝也许会说:“我真的对考试感到很紧张。”当然,当感到慌张失措时,年纪较大的宝贝也一样会无法确认与表达感觉。
偶尔,若你知道某件严重的事情就要发生,而宝贝却一味拖延逃避,你便可以问他:“一想到过两天就要期末考,你现在是不是感到胃不停地在翻滚啊?”
帮助他们做一份行动计划,解决拖延症:
●“今晚要学习的知识,只需准备其中一章即可,不必读完整本书。”,解决拖延症
●“帮助宝宝背诵演讲稿,先录音随时听”,解决拖延症
●“把要做的事情都记在笔记本中,空闲时迅速找到需要的资料。”,解决拖延症
●“下周就考试了。相互帮助和监督”,解决拖延症
教宝贝列举“待办事项”的方法有很多,你可以帮他们把“令人慌张失措的事情”与“必须做的困难事情”一一列举出来;或者,你可以和他谈谈自己列举的“待办事项”清单;或者,把自己的清单贴在冰箱门上或某个宝贝一定会看见的地方,当他看到时,能够从你的经验中学习;或者,夸张地划掉你清单上的项目,并在一旁标注:“太棒了,终于完成了!拖延症成功解决.
注意:不要对孩子说你有拖延症.